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马关条约》和甲午战争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材料一:在甲午中日战争 120 周年时,有人曾发表言论认为:“从实质上看,甲午中日战争是现代文明和近代文明的战争。难道慈禧太后不挪用军费修颐和园,欧洲卖给北洋水师炮弹合格,李鸿章制定较为进攻性的战略,甲午中日战争就可以扭转?这些非主导因素哪怕可以左右一两个战役,但无法改变中国失败的最终结局。即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我们在国力上的落后。”

材料二:有人反思甲午中日战争提出科技实力不济是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关键在于中日两国海军实力相差甚远,中国战败是必然的。

材料三:这是一场空前惨烈的大海战,是人类史上第一次完全由蒸汽动力军舰参加的大规模海战,成为人类海洋战争史上的一次标志性战役,也是一场几乎影响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海战。

材料四 1895 4 17 日,《马关条约》签订,其中关于割让台湾的噩耗当天传到台湾,全省人民热血沸腾,奔走相告,“聚哭于市”,对清政府的卖国罪行更是恨之入骨,要求对卖国贼“人人得而诛之”。4 20 日,台北市民鸣鼓罢市,表示抗议,宣布台湾饷银不得运出,制造局不准停工,各种税收全部留作抗日之用。他们发布檄文,宣言:“愿从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一而让台”,并纷纷组织抗日义军誓死保卫台湾。


(1)材料一、材料二表明的观点分别是什么?材料一、材料二能否全面揭示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结合材料 和所学知识指出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
(2)根据材料三、四概括中国军民的反侵略斗争。
(3)据材料四指出日本割占台湾的条约名称,列举该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
(4)概括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造成的最大影响。从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战败中,你能得出哪些启示?
2023-02-10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北外附属新华联外国语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历史学家萧功秦在《危机中的变革》一书中指出:“中国近代历史剧变的基本分界线,是距今一百多年前的甲午战争。”下列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A.开始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B.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并发展
C.中国割地赔款、丧权辱国
D.开启了制度变革的探索历程
3 . 海疆,即是主权国家的领海,沿海国家的海洋国境,近代以来,中国海疆和海防历史的兴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衰败与复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沿海水师,率皆老弱无用,军器率多残缺,并不修整。又战船率用薄板旧钉,遇击即破,并不计及夷器之凶利坚固,作何抵御?似此废弛,何以肃边威远?

——《鸿胪寺卿黄爵滋敬陈六事疏》(1835年)

材料二:“甲午一役,威海水陆之防,既毁于日本……”“东三省海防,奉天尤重。自日占旅、大,辽东半岛藩篱尽撤。”

——《清史稿》

材料三:中国海军舰艇编队20081226日下午1345分宣布从海南三亚起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中央军委委员、海军司令员吴胜利出席欢送仪式并致词。吴胜利说,这次护航任务是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和胡主席根据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作出的重大决策,充分体现了中国积极履行国际义务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充分体现了解放军维护国际与地区和平安全的积极态度,充分体现了人民海军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决心和能力,对于维护亚丁湾、索马里海域的和平与安宁必将发挥积极重要作用。

——摘自中新网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什么严重后果?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两次鸦片战争中中国海防主权是如何遭到列强严重破坏的?
(2)分析材料二,甲午一役,中国新式海军竞惨败于日本,其根本原因何在?此后中国海防又出现了什么严重局面?
(3)综合上述三则材料,你能得到一些什么认识?
4 . 马汉《海权论》中指出:“谁拥有了长江流域这个中华帝国的中心地带,谁就具有了最可观的政治权威。出于这些原因,外部海上国家应积极、有效的对长江流域施加影响。”以下印证作者观点的事件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B.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C.《马关条约》的签订D.日本发动七七事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以下近代抗击外国侵略的斗争中,在台湾军民反割台斗争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是
A.关天培、葛云飞、陈化成B.左宝贵、邓世昌、丁汝昌
C.丘逢甲、徐骧、刘永福D.李秀成、赵三多、聂士成
2021-01-15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6 . 如表是1895~1898年11月西方列强在华修筑铁路的情况(单位:公里)。这一现象反映了西方列强(  )
英国沙俄德国比利时法国美国
28001 530720650420300
A.对中国经济侵略的深化B.联合对华进行经济投资
C.已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D.使中国沦为殖民地国家
7 . 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签订《南京条约》被迫开放五口,到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被迫开放琼州、汕头、台湾、淡水、九江、汉口、江宁、镇江、烟台、天津、营口,再到中日甲午战争后签订《马关条约》被迫开放四口,外国侵略者侵华地域
A.从沿海地区不断深入到内地B.由北方逐渐扩展到南方
C.从黄河流域扩展到长江流域D.从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
2020-01-17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末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关于甲午战争日本教科书原稿(节选)

日清战争,是日本作为欧美流的近代立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与中华帝国的一场不可避免的决战。日本统治朝鲜对英、美、俄等国都有利。日本吞并韩国作为稳定东亚的政策得到了欧美列强的支持,对维护日本的安全及其在满洲的权益也有必要。它根据当时的国际关系原则是合法的。当然韩国国内对此有赞成、反对两种意见,部分反对者进行了激烈的抵抗。日清战争的结果是列强诸国群聚清朝,马上获得了各自的租借地。借用他国领土的土地,构筑了进入中国的立脚点。

——摘编自日本“新编历史教科书之会”编写、扶桑出版社出版的中学历史教科书原稿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该教科书原稿中存在的错误提出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不少于两条;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825年以前,英国禁止工匠迁居国外。而机器、零部件以及设计图纸的出口禁令一直维持到1842年。但是这种禁令有很多漏洞,走私很容易,而且工业间谍也很多,英国禁止机器出口的禁令从长期来看是徒劳无功的。到1邵5年有2000多名英国熟练技术工人移居到欧洲大陆。而合法的机器出口总值在1840年叶年就达到、60万英镑,’来自欧洲大陆国家的资料充分证明,它们成功地购买并安装了英国’的机械设备。向时,欧洲大陆国家意识到人才是关键的问题,为此制定了各种优惠措施引进英国技术工人。

——摘编自高德步《中外经济简史》

材料二:甲午战后,科技期刊不断创办,其他刊物也登载科技文章,科技丛书的出版成为热本,《西学富强丛书》、《农学丛书》、《中互耳学丛书》、《科学丛书》等深受欢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颁布了《振兴工艺给奖章程》,申明奖励发明创造、著书立说和捐资兴学者,对科热领域一中的优秀成果给以专利保护。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材料三:邓小平复声主管教事业后,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科技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指出:“现在看来,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科学技术和教育整整落后了20年。科研人员美国有120万,苏联90万,我们只有20多万.还包括老弱病残,真正顶用的不很多。”

——摘编自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卷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对待先进技术态度的变化,并说明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甲午战后清政府重视近代科技的原因和表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邓小平复出主管科教事业的意义。
10 . 在中国近代史上,资本主义列强发动了多次侵略中国的战争,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有《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这些条约的共同之处不包括
A.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B.证明“弱国无外交”
C.均涉及割地、赔款、开埠
D.列强实行炮舰外交政策
2019-04-05更新 | 262次组卷 | 22卷引用:青海省玉树州第二民族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