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马关条约》和甲午战争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1 . 《马关条约》中最能体现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侵略进入新阶段的是
A.增开重庆等地为通商口岸B.赔款2亿两白银
C.割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厂制造
2022-04-03更新 | 105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甲午战争之前,列强在华投资总额不过2-3亿美元,可甲午战争后到1902年,各国对华投资总额已达15亿美元,比战前增加了3-6.5倍。这主要是因为(     
A.中国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大量增多B.列强的对华侵略深入到了中国内地
C.列强对华侵略的主要方式发生变化D.甲午战后清政府鼓励民间投资建厂
2021-12-20更新 | 231次组卷 | 5卷引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3 . 1895年甲午战败,李鸿章在日本马关春帆楼签订《马关条约》,而当时的民间年画画的场景是日方代表跪拜中方官员。这幅年画
A.不能用于历史研究B.体现了近代外交理念
C.具有丰富的想象力D.用传统观念解读战争
2021-12-10更新 | 133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三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实用性联考(三)文综历史试题
4 . 下图为外国在华部分企业的投资变动统计(单位:百万美元)。列强在华企业投资变动的主要推动力源于
A.通商口岸的开放B.清政府的巨额赔款
C.《马关条约》的签订D.《辛丑条约》的签订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鸿章勋绩久著,熟悉中外交涉,为外洋各国所共倾服。今티本来文隐有所指,朝廷深惟至计,此时全叔之任,亦更无出该大臣之右者。李鸿章著赏还顶制,开复革留处分,并赏还黄马褂,作为头等全权大臣,与日本商定和约。

——1895214日光绪帝写给李鸿章的上谕

材料二日清战争是作为欧美式近代立宪国家而发展的日本与中华帝国的决战。被称为沉睡的狮子而让人惧怕其潜力的清朝,与世界的预料相反,一下子就败给了新兴的日本,自古以来东亚所持续的中华秩序崩溃了。其后,列强诸国群清朝,马上获得了各自的租借地(借用他国领土的土地),构筑了进入中国的立脚

——日本扶桑社出版的《新编历史教科书》

材料三甲午战争,成为两国历史命运的分水岭。梁启超对此曾有过入木三分的评论:“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


(1)据材料一,简述李鸿章“与日本商定和约”的内容及其影响?
(2)据材料二,扶桑版日本教科书中关于“日清战争”的阐述,哪些是中国史学界认可的事实?哪些又是中国人民不能接受的?
(3)据材料三,概括梁启超的观点,并列举能论证这一观点的三个史实。
6 . “我想甲午战争真正带给中国的教训和启示就是如李鸿章所讲的,‘一场战争让中国付出了巨大代价,但是终于把中国长长的大梦惊醒了’。中国终于在悲情的状态下重新出发了。”材料的主旨说明,甲午战争后
A.晚清政府开始“师夷长技”以图自救B.“天朝上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
C.民族意识觉醒推动探索救亡图存道路D.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7 . 在《马关条约》中,最能体现列强对华经济侵略新特点的条款是(   )
A.开辟内河新航线B.在苏杭地区开辟新口岸
C.允许日本在华各口岸设立工厂D.给予日本巨额赔款
2021-09-02更新 | 385次组卷 | 42卷引用:云南省丽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B卷)
8 . 鸦片战争后,英国提出了“协定关税”;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提出“在华设厂”,其共同点是
A.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创造有利条件B.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
C.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D.为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创造有利条件
2021-06-28更新 | 548次组卷 | 83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中枢镇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甲午战争的失败, 深深刺痛了中国人因循守旧和麻木的神经,并在事实上直接促成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民族认识的突变。 甲午战争不仅促成了中国人民族意识的普遍觉醒,更重要的是让当时中国的政治精英同时意识到了建设现代民族国家的极端重要性。

——摘编自孙军《试论甲午战争与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材料二


五色旗,又称五族共和旗,中华民国国旗,旗面按顺序为红、黄、蓝、白、黑的五色横条,分别表示汉族、满族、蒙古族、回族、藏族,象征着这五族共和。

材料三   抗战期间,中国人民在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对于中华民族的认同是空前的、也是高度自觉的。民族危亡激发了人民群众对于民族国家的强烈认同,并且奋力维护中华民族的利益。同时,中国在反对法西斯主义的国际舞台上,通过全国人民在抗击日本法西斯主义的斗争,提升了中华民族的地位,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同情和援助。

——摘编自宋黎明《中华民族认同与全民抗战》


(1)概括材料一的观点,并用材料二的史实证明这一观点。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抗战期间和抗战胜利后,收回中华民族利益的具体事例。
(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民族意识的觉醒对近代中国走向民族独立的重要作用。
2021-04-16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鸦片战争后,列强在我国强行投资设厂。甲午战后,《马关条约》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这一规定使
A.日本控制了中国重工业B.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合法化
C.中国开始产生机器工业D.中国民间手工业完全破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