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马关条约》和甲午战争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巨额的赔款,使清政府不得不靠举借外债应付,列强则通过贷款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大转折,……东亚霸主的地位被弹丸小国取代,犹如晴天霹雳。”与材料相关的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B.《马关条约》的签订
C.4.5亿两战争赔款D.五四运动的爆发
2 . 对于近代某场战争失败的原因,有学者如是总结:“实由于上下相暌,内外隔阂,官不知所以保民,民不知所以卫国。”国家战略上维护古老国家体制与“脱亚入欧”追赶世界强国及军事战略上被动招架防守与跨海征服进攻两者的差异。据此可知,这场战争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B.鸦片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甲午中日战争
2022-11-29更新 | 183次组卷 | 7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2023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鸦片战争后被迫开放广州、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增开天津、牛庄等十一个通商口岸;甲午战争后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这反映了(     
A.清朝主动实施对外开放B.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
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D.中国经济状况存在地域不平衡性
4 . 有学者指出,1894~1895年的中日战争,证明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狭隘性日益明显。为克服这一“狭隘性”(     
A.清廷承认了义和团的合法性
B.洋务派提出了“求富”的口号
C.群众性反割台斗争此起彼伏
D.民族资产阶级掀起维新浪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的惨败既意味着东亚残存的天下秩序彻底崩溃,也证明依靠儒学经世致用来达到富国强兵、立足于民族国家之林的虚妄。其后果是士大夫开始怀疑儒家伦理的可行性,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转型亦从此开始。这场“惨败”指的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22-06-29更新 | 118次组卷 | 6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美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表面奉行中立政策,实际却站在日本一边。战前默认或怂恿日本发动战争,战争期间,美国作为中日两国的唯一调停者,一方面拒绝与欧洲国家联合调停,为日本继续发动战争减轻国际压力,另一方面劝说清政府接受日本的各项侵略要求,帮助日本实现发动战争的目的。美国这一行径旨在
A.贯彻“门户开放”政策B.巩固日美同盟关系
C.扩大侵华权益D.维护在华“势力范围”
2022-05-19更新 | 163次组卷 | 6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丹凤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1898年2月,《湘学报》载文指出:“自甲午一役,城下行成,割地偿金,数万万人,正如酣睡至四鼓以后,蜀鸡一鸣,晨寝方觉。"时人认为“琴瑟之不调者,则改弦而更张之;厦屋之将圮者,则鸠工而重建之:国家之于法也,亦然”。这表明甲午战争(       
A.打破了“天朝上国”的迷梦B.加速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摧毁了清政府的统治基础D.增强了国人的救亡图存意识
8 . 下图中两次战争出现不同结果的根本因素是
时长国力对比装备装备中国军队损失日占区结果
甲午战争9个月中国稍优相当北洋海军全军覆没,陆军牺牲10-20万人辽东半岛
山东半岛
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
抗日战争14年悬殊大悬殊大空军几乎拼光,海军全军覆没,陆军牺牲、失踪约400万人大半中国中国取得完全胜利

A.领导力量B.民众基础C.战略指导D.国际态度
9 . 下图所示是两个国家在近代中国进口贸易额中所占比例的变化。甲、乙分别是(     
A.美国、德国B.日本、美国C.英国、日本D.法国、英国
10 . 19世纪末,某西方学者在回忆录里写道:“在漠然和麻木的平静之处,(中国)人也受到强烈震撼……在他们眼里,日本人是什么东西?只是未开化的野蛮人。然而他们却征服了中国……他们的士兵穿着西方的军服,按照西方的方法训练。”材料可用来研究
A.中日《马关条约》的危害B.救亡图存意识的觉醒
C.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D.维新变法运动的措施
2022-03-15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博爱国际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