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马关条约》和甲午战争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甲午战争后,各资本主义国家在华的资本输出额由战前的2亿美元迅速增加到1902年的15亿美元,外资企业伸入到中国的各个经济部门。这一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十分缓慢B.鸦片贸易在中国取得合法化地位
C.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D.列强的经济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
2 . 19世纪末,俄国财政大臣维特强调说,“为俄国最大利益着想,要求维持中国的原状”,“绝不可让日本渗透到中国的心脏而在辽东半岛攫得立足点”。为此,俄国(     
A.强租旅大和胶州湾B.停止对华高息贷款
C.组织三国干涉还辽D.阻挠列强瓜分中国
3 . 甲午中日战争后,有一份报纸上刊登的文章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     
A.激起国内民众盲目排外的心理B.促使中国开始迈向近代化
C.使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D.增强国人的民族危机意识
4 . 阅读下列图片: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图一至图三条约各是在哪一场战争后签订的?
(2)在《马关条约》的各项条款中,对中国民族工商业打击最为沉重的是什么?为什么?
(3)图一至图三各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分别是什么?《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清政府已沦为洋人的朝廷在条约中是如何体现的?
2022-08-26更新 | 160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宣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马关条约》:“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种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远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由此可知(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B.有利于列强对华资本输出
C.动摇自然经济主导地位D.民族工业处于崩溃的边缘
6 . 甲午战后,康有为、梁启超、杨深秀等维新人士“为联英日抗俄”奔走呼号,要求借助西方国家的力量取缔沙俄在华的一切条约特权。而谭嗣同主张联合英俄居间抵制日本,康广仁则主张联英抗日。这些不同主张是基于(     
A.变法图强成为社会共识
B.维新派外交理念存在分歧
C.帝国主义在华矛盾尖锐
D.外交近代化已迈出第一步
2022-07-06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研究中国近代史的进程时,某学者提出了近代中国经历从“沉沦”到“谷底”再到“上升”的基本规律,并以此为据对中国近代史阶段特征进行归纳。

阶段特征
1842年到1901近代中国历史不断“沉沦”的时期
1901年到1920近代中国“沉沦”到“谷底”的时期
19211927近代历史明显出现了“上升”趋势
十年内战时期“上升”与“沉沦”的交织,“沉沦”因素略占优势
抗战时期主要是“上升”因素起作用
解放战争时期是“上升”与“沉沦”相交织,“上升”因素起了主导作用

——摘编自张海鹏《唯物史观与民国历史人物评价思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表格中任选一个阶段,并运用史实予以阐述。(要求:明确指出阶段及特征,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8 . 1840—1895年间,外国人在租界设立的现代工业包括缫丝、食品、药品、印刷、锯木、船舶修理及公共设施如电话、电报、水厂等产业。1895年后,在华外国工业企业以矿业最多,占48.44%;食品次之;纺织再次之;电力和自来水又次之。这一变化说明
A.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受到阻碍B.西方列强加紧对华资本输出
C.中国已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列强共同宰割中国局面形成
9 . 1895年3月,俄国为保证辽东半岛保持“战前原状”而对日本进行了警告。法国作为俄法同盟的一员,出于义务支持俄国,而德国一心想使俄国卷入亚洲事务,以减少它对欧洲的压力,也参加干预。“三国干涉还辽”的相关背景是
A.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B.德国抢占胶州湾
C.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D.俄国强租旅顺大连
10 . 李鸿章曾长期跻身于晚清“外交第一冲要”。在甲午中日战争期间,当日本出兵中国台湾,进而吞并琉球时,李鸿章看到了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向西方学习而逐步强盛的事实,清醒地认识到日本的侵略性,并认定日本终究为中国之患,中国只有变法图强才能图存。其认识
A.助推中国从此走上富强道路B.奠定了中国甲午战争胜利的思想基础
C.彻底抛弃中国传统外交体制D.说明李鸿章对时局有比较客观的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