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孙中山和中国同盟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在拜谒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祭词中说:“……辛亥春雷,义起粤中,碧血飞溅,寡不敌众,忽焉殒命。出师未捷,千古遗恨。义声扬振,五月而后,武昌继之,遂覆清室。民国以立,共和新造。壮哉先烈,死以为国,身毁名荣,英风义烈,永为世率。……”对这段祭词理解正确的是
①表达了江丙坤对革命烈士的缅怀之情
②较为准确地评价了黄花岗起义的历史作用
③黄花岗起义使清朝的统治基础更加动摇
④黄花岗起义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
2016-11-18更新 | 9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吉林省长春十一中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卷
2 . 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撰文写道:“二十年前,闻西学而骇者比比然也,及言变法者起,则不骇西学而骇变法矣;十年以前,闻变法而骇者比比然也………及言民权者起,则不骇变法而骇民权矣;一二年前,闻民权而骇者比比然也,及言革命者起,则不骇民权而骇革命矣。今日……骇革命不骇民权者,百而得一焉。”导致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加剧B.有识之士深入群众的不断宣传
C.民权和革命成为社会的共识D.民众的思想认识不断发生变化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里的重要成分,是支撑祖国生存和发展的巨大精神支柱。下表是不同时期思想家或政治力量对此认识的摘要。

高骈(唐朝)“万里驱兵过海门,此生今日报君恩。”
顾炎武(明清之际)“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义和团运动提出“扶清灭洋”口号。
收回利权运动主张文明排外,通过“合法”手段并付出高昂代价收回部分路权。
辛亥革命孙中山提出“欲免瓜分,非先倒满洲政府,别无挽救之法也。”
国民革命运动提出“打倒帝国主义”、“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口号。
中华民族抗日战争中共提出了建立中华民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还同美英帝国主义结成反法西斯的国际统一战线。


解读材料,从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