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孙中山和中国同盟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5 道试题
1 . 章太炎:“代议政体者,封建之变相。其上置贵族院,非承封建者弗为也……不悟彼之去封建近,而我之去封建远。去封建远者,民皆平等;去封建近者,民有贵族黎庶之分。与效立宪而使民有贵族黎庶之分,不如王者一人秉权于上。”这一观点
A.反对实行代议制B.主张建立封建制C.主张建立代议制D.主张实行立宪制
2 . 1896年10月,因广州起义失败而被清廷通缉的孙中山到达伦敦,被清政府驻英国大使馆的人绑架。孙中山的英国朋友认为清政府这样做是违法的,并积极营救孙中山,甚至连英国首相也勒令使馆放人,最后孙中山被释放。英国人的行为表明
A.英国维护本国法治尊严B.清廷腐败遭到英国唾弃
C.英借此打压清朝谋利益D.中国革命得到西方同情
2021-06-24更新 | 121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中国同盟会于1905年在东京成立。后来同盟会发生了分化,部分会员联合会党成立共进会,宣扬反满的民族主义;部分对孙中山不满的同盟会会员在东京重建光复会;1911年7月同盟会中部总会成立时,其宗旨中放弃了“平均地权”。同盟会的分化表明
A.三民主义主张已被放弃B.革命潜伏着失败的危机
C.革命力量已经完全瓦解D.民主共和主张已被放弃
4 . 如表为民国时期部分省份“中山公园”数量统计表(1925—1949),各省数据的差异表明
省份数量省份数量
广东57云南7
广西27山东4
福建28河北3
浙江22河南2
湖北22山西2

A.孙中山先生社会影响力巨大B.广东省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摇篮
C.近代中国城市建设水平不均D.辛亥革命和国民革命的影响不平衡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晚清时期中国思想界出现了一场针锋相对的论战,部分观点如图。此论战的双方是
A.地主阶级顽固派与洋务派B.顽固势力与资产阶级维新派
C.资产阶级保皇派与革命派D.封建顽固势力与革命派
6 . 在近代中国,梁启超虽然认可国民享有自由民主权利的合理性,但他又认为过分的内部竞争很可能会导致整体利益受损。对此陈天华也说∶"吾侪求总体之自由者也,非求个人之自由者也。"二者认识形的主要背景是
A.民族工业的发展B.民族危机的加深
C.启蒙思想的传入D.清廷统治的腐朽
7 . 以下是某同学整理的“晚清时期翻译西学书籍简表”。表中反映出的三类译书比例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晚清自救的需要B.经济发展的需要
C.社会改造的需要D.全盘西化的需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894年孙中山创建兴中会时指出:“夫以四百兆苍生之众,效万里土地之饶,固可发奋为雄,无敌于天下。乃以庸奴误国,涂(荼)毒苍生,一蹶不兴,如斯之极。方今强邻环列,蚕食鲸吞……。有心人不禁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对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开发中华资源,抵御列强侵略
B.推翻满清贵族统治
C.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以救国救民为己任
9 . 袁世凯幕僚张一鏖曾说“清之亡实亡于庚子而非亡于“辛亥”,孙中山则说庚子事变后,“同情革命的舆论大增。有志之士多起救国之思”。时人这一认识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自我革新能力的丧失B.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C.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D.民族和民主意识的逐渐觉醒
2020-10-23更新 | 150次组卷 | 29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2019届高三二轮复习历史4月份模拟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如图为20世纪初刊登于《神州日报》上的时政漫画。它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戊戌变法
B.义和团运动
C.清末新政
D.辛亥革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