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武昌起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辛亥革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一座里程碑。下列关于辛亥革命进程排序正确的是(     
①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②武昌起义爆发
③公布《清帝逊位诏书》                    ④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A.②④③①B.②③④①C.④③②①D.④②①③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各省决心独立,蓄根在怨苦政府三年内之反对立宪,授柄在官收商办铁道之不合方法;而发机在荫昌(清陆军大臣)汉口之战,恣行杀略,凡识时务者皆能知之,既由极高之热度酿成一般之舆论,潮流万派,必趋共和。

——张謇《致袁世凯函》

材料二   辛亥革命不久,民国政府发布了关于妇女放足的告示,下令禁止缠足,倡导男女平等,主张妇女解放。文明结婚开始为人们所接受:尊重父母有为子女主婚的权利,但也要听取子女的意见,新式婚姻的礼仪以西方婚礼为参照,隐含有男女平等、自主的婚姻价值观和对人的尊重。辛亥革命后几年之内,全国各地成立了许多女子学堂,使大批没有受教育权利和机会各个年龄层次和社会层次的妇女走出闺阁,接触社会。

——摘编自邓怡舟、蒋理《论辛亥革命对民国初年妇女解放的促进作用》


(1)根据材料一,分析武昌起义后“各省决心独立”的原因及后果。
(2)阅读材料二,指出辛亥革命后女性社会生活的变化,并据此分析辛亥革命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武昌起义之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有十几个省区宣布脱离清政府而独立。下图中当年宣布独立的省份有
A.①③④⑥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⑥D.①②⑤⑥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1910年秋,京师禁卫军的官兵剪辫。资政院通过“剪发易服”的议案,民间闻讯,大受鼓舞,广东、京津地区、东三省、上海、香港等地“剪辫者一时风起云涌,天有不可遏制之势”。这表明
A.剪辫易服顺应革命的潮流B.清政府的统治不得人心
C.沿海地区的开放程度最高D.晚清新生活方式的普及
6 . 《清史稿》载:“鄂变猝起,瑞澄遽弃城走,当国优柔,不能明正以法。各省督抚遂先后皆不顾,走者走,变者变,大势乃不可问矣。” 此材料说明
A.外患重重,大势已去B.湖北独立,共和始建
C.民众觉醒,危及统治D.地方离析,加速清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武昌起义后成立的湖北军政府发布公告,宣称“永久建立共和政体”。1911年11月9日,军政府公布《鄂州约法》,规定人民一律平等,有言论、集会、结社、财产、人身等自由,有应任官考试、选举与被选举等权利。由此可知,《鄂州约法》
A.反映了中国近代民主制度的精神B.得到了当地广大民众的拥护
C.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权利的实现D.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
8 . 2020年抗击疫情中,钟南山院士说,“武汉本来就是一座英雄的城市”。能说明这一结论的史实是
A.南昌起义B.武昌起义C.枣宜会战D.徐州会战
9 . 某网站在2010年曾就“你认为哪座城市最能代表辛亥革命”进行了问卷调查。排名前四的城市依次为武汉、广州、南京、北京。观察下图,有关各城市表述正确的是
A.①是临时约法颁布之城B.②是同盟会的创立之城
C.③是辛亥革命首义之城D.④是民国建立定都之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庄秋水在《武昌三日:谣言下的革命》中写道:“10月10日的武昌城盛传清政府正在捉拿没有辫子的革命党的谣言。……不管是有罪还是无罪,汉族士兵都害怕自己会在大清洗中丢掉性命,意识到投入叛乱比丢掉性命更合算。”这则材料实际上反映了
A.辛亥革命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
B.清政府的失控与信用破产
C.谣言有时候能推动历史的发展
D.武昌起义带有一定偶然性
2020-09-28更新 | 376次组卷 | 40卷引用:2014届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三10月段测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