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5155 道试题
1 . 民族与世界,个体与整体,在对立与统一中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工业革命期间蒸汽动力制造产业的出现,将对外贸易导向一个新视野。随着曼彻斯特及其他地方工厂出现的整体性纺织品生产过剩现象,其任务变成积极地寻找这些大量制造商品的新消费者,而将焦点摆在他们想象中庞大的“中国市场”。这个新的贸易目标在亚当·斯密所著之《国富论》中的经济自由主义信念,找到其最为强有力的意识形态正当性。拿破仑战争的结束,让欧洲列强有余力从事海外扩张,而炼钢及其它以蒸汽为动力的工业技术促成了军事的现代化。由于《南京条约》及其后续条约的影响,导致清朝在双手被反绑于背后的情况下,进入了西方扩张及激烈国际竞争的新时代。

——整理自《哈佛中国史——最后的中华帝国:大清》

材料二:拿破仑通过对外战争方式向欧洲各地输出革命,废除了统治西欧长达800多年的神圣罗马帝国,使成打的封建王冠落地,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民族独立国家的形成。他提出:国家基本主权与义务的概念,强调国家主权包括领土主权、民族自决权、对境内外国公民的管辖权等,极大地丰富了国际法的内容。这为维也纳会议以国际公法方式确定划分国界的原则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吴木生《1815 年维也纳会议新论》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曾沦为殖民地的国家发起了去西方化的运动,目的是根除旧殖民帝国的影响并消灭它们的权力象征。尽管如此,后殖民时代的民族认同并非总能强大到能根除殖民地的影响或取缔欧洲人的习俗。圣雄甘地呼吁印度人恢复当地习俗,拒绝所有从西方进口的东西,找到印度人的灵观。尼赫鲁则倾向于工业化和世俗化,跟上现代化的趋势,在印度实现西方世界那样的繁荣和进步。

——摘编自胡里奥麦克伦南《欧洲文明如何塑造现代世界》

(1)根据材料一,概括 19世纪中期西方列强侵华的相关因素。结合所学,从新的商业经营方式角度说明19世纪中后期中国对“西方扩张及激烈国际竞争”的回应。
(2)根据材料二,概括拿破仑战争的政治影响。结合所学指出维也纳体系的基本特征以及拿破仑战争后欧洲文化重构的基本内涵。
(3)根据材料三,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民族国家形成的文化特色。结合所学,谈谈应该如何看待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
昨日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测试(五)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德业相劝:德谓见善必行,闻过必改……业谓居家则事父兄,教子弟,待要妾,在外则事长上,接明友,教后生,御僮仆。

(二)过失相规:同约之人各自省察,互相规戒,小则密规之,大则众戒之。

(三)礼俗相交:一曰尊幼辈行,二曰造请拜揖,三曰请召送迎,四曰庆吊赠遗……

(四)患难相恤:凡有当救恤者,其家告于约正……若不急之用,及有所妨者,则不必借。

——摘自(宋)吕大钧《吕氏乡约》

材料二   (乾隆)二十二年更定保甲之法:(一)顺天府五城所属村庄暨直省各州县乡村,每户岁给门牌。十户为牌(奇零散处,通融编列),立牌长;十牌为甲,立甲长;三年更代。十甲为保,立保长,一年更代。士民公举诚实识字及有身家之人报官点充。……凡甲内有盗窃、邪教、赌博……聚会等事,及面生可疑、形迹诡秘之徒,责令专司查报。户口迁移登耗,责令随时报明,于门牌内改换填给。

——《清朝文献通考》卷19《户口一》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宋代乡约的主要特点,并概述宋朝以后乡约这一社会教化工具的演变趋势。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乾隆时期“保甲之法”较之以前的重大变化,并结合所学,从国家基层治理的视角分析其变化原因。
7日内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某种意义上说,20世纪历史的进程意味着西方的衰落。伦敦、巴黎和柏林不再左右世界的新闻。它们也不再控制世界上的帝国,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传统的欧洲体系的崩溃已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欧洲除了在进入一个衰落的时期外,还在进入一个成功的时期:它的思想、技术和制度正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迅速地传遍全球。从根本上说,这意味着欧洲三大革命——工业、科学和政治革命的传播……在战后的年代里,越来越多的民众积极地、自觉地卷入了西方化的进程。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在欧洲历史的长河中,共同市场的根源可追溯到很久以前。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创伤使人们对基于完全主权国家的国际秩序产生怀疑时,20世纪20年代后期,问题有了突破性进展,当时,……法国和德国的外交部长考虑了建立欧洲合众国的计划。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其对人力物力资源的空前破坏再次使人们充分注意到有必要找到某种方法来摆脱国际混乱局面。1950年5月9日,问题有了突破性进展,当时,法国外长舒曼提出以煤钢联营作为发展欧洲一体化的小规模试验厂。……从而减轻法国对工业复兴的西德的担忧。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我们今天再次生活在一个新的世界,并使处理以往世界的制度和知识出现严重过载。近些年来在世界各地所看到的种种混乱,与这个过程密切相关,当这个新的世界图景徐徐打开时,对更好的全球治理的需求,更加急迫了,而它同样与七十多年前一样,有赖于在知识范式上实现新的突破。旧的知识范式已经没有办法从容应对新的世界问题,它并不是完全过时,而是不充分了,急需在关键性的概念上推陈出新。

——程亚文《新知识短缺的历史与今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衰落”和“成功”的历史表现。
(2)根据材料二,概括欧洲一体化进程不断发展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进程对当今世界的重大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面对二十一世纪人类生活的新场景全球治理在“制度和知识范式”上人类需要坚持的旧传统和新突破。
7日内更新 | 20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校阶段性考试(三模)历史试题
4 . 茶是中国先民的伟大发现,中国是世界茶文化的发祥地。最初,中国茶主要在中国周边传播,日本学习、改进中国的饮茶方法,形成独具特色的茶道。茶叶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商品,先传入阿拉伯地区,再经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17世纪初,茶叶进入欧洲市场。19世纪初,英国大量进口中国茶叶,为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向中国走私鸦片。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茶叶贸易丰富了当地人的精神生活②阿拉伯人垄断了亚欧之间的贸易
③新航路开辟推动茶叶进入欧洲市场④鸦片走私是英国殖民侵略的手段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7日内更新 | 14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五校联盟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5 . 国家政策是古代中国经济运行的重要影响因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景时期最大的货币供应商是东部的吴王刘濞和西部的邓通。汉武帝宣布凡是私自盗铸金钱者,一律死罪。前118年,由中央政府统一发行“五铢钱”。汉朝的币制自此稳定,五铢钱成为质量稳定的钱币,一直流通七百余年。前98年,官府开始向私营酒坊提供酿酒用粮食、酒曲等原料,规定酿造酒类的品种和标准;官府向酒坊支付加工费用后直接掌控,统一销售。自此,民间不得私自酿造酒。铸铁柔化处理技术和炼钢技术,在官营冶铁后却得到了迅速推广,工艺也更为成熟。《汉书》记载,匈奴与汉军作战,需要用五个人才能抵挡一名汉军士兵,主要的原因正是匈奴在铁制兵器.上的技术落后。汉武帝时期开疆拓土,无往不利,这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摘编自魏艾 《国有专营制度:汉武帝文治武功的经济保障》

材料二   唐初租庸 调制在北魏均田令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其优点在于,将财政征收落实在有承担能力的“丁”基础上,但缺点在于“丁”承担财政征收的能力依赖于均田制所授予的田地。在均田制,崩坏、庄园制盛行以及租佃、雇佣关系普遍化的情形下,能够承担财政义务的基础只能着落在土地和家庭资产上。地税和户税因此得以进一步发展,并在两税法改革中得到全面推广。

——摘编自刘守刚《财政中国三千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汉武帝时期“国有专营制度”的内容,并分析其实施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租”“庸”、“调”的含义,并说明两税法得以全面推广的原因。
7日内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6月浙江省普通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6 . 明代大臣何乔新在《论都司书》中写道:“我朝惩前代藩镇之弊,以都司典兵,布政司理民,按察司执法,凡军戎调发之政,布、按二司不得专,非有符验,都司亦不听调也。平日所以能前却之者,恃有三尺法耳,一旦有事,白刃临其身,厚禄诱其心,三尺法焉能制之?”为此,明朝政府采取的举措最有可能是(       
A.向各省派出巡抚、巡按B.设总督掌管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
C.将全国分为十道监察区D.实行三年一次的考满和考察制度
7日内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改变葡萄牙垄断政策引起的旧商路贸易衰退的局面,奥斯曼帝国采取了一系列振兴旧商路贸易的政策。它同葡萄牙人在红海、波斯湾和印度洋等几个地区进行长期战争,虽多次失利,但遏制了葡萄牙在印度洋称霸的野心。为了使波斯湾商路畅通,1546年奥斯曼帝国同葡萄牙进行谈判,并达成两个港口间自由交易货物的协定。奥斯曼帝国于1525年颁布新税法,取消埃及以前的香料配额和价格垄断政策,实行自由贸易的税收制度。帝国还欢迎基督徒商人来本国从事贸易活动。旧商路于16世纪中期又重新复兴和繁荣起来,并与新航路并存、竞争,促进了东西方贸易的发展与奥斯曼帝国经济的繁荣。

——摘编自宋保军《奥斯曼帝国与16世纪中期旧商路的贸易复兴》

(1)根据材料一,简述16世纪中期奥斯曼帝国振兴旧商路的举措。结合所学,指出葡萄牙开辟的促成其垄断东方贸易的新航线。

材料二   1859年,宾夕法尼亚州开挖出世界第一口油井,之后,数以千计的油井被开挖出来,洛克菲勒判断“原油价格必将大跌,真正能赚到钱的是炼油,而非钻油”,于是,洛克菲勒和合伙人转向石油提炼投资。美国南北战争后,能源市场带来巨大商机,1866年,洛克菲勒—安德鲁斯—弗拉格勒公司成立,洛克菲勒成为世界上最大炼油商。1870年,他创立标准石油公司,重金聘请科学家,通过兼并、购买,建立标准石油托拉斯。他合并了40多家厂商,在全盛期垄断了全美90%的石油市场,成功地造就了美国历史的垄断时代,成为美国第一位10亿美元富翁与全球首富。他一生俭朴自持,年轻时便身居全球首富,并热心于慈善事业,是美国近代史上最具褒贬争议性的人物之一。

——摘编自罗恩·切尔诺《洛克菲勒》

(2)根据材料二,概括洛克菲勒成功的秘诀。结合所学,指出民众“贬”洛克菲勒的原因

材料三

1956

美国人麦克莱恩将集装箱装在改造过的油轮里,集装箱运输时代开始

20世纪60年代后

集装箱船逐渐取代传统海运模式,极大促进了全球商品的流通

1965年后

全球几乎所有的主要轮船公司都在使用标准化的集装箱

20世纪70年代

集装箱逐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船舶、港口、航线、公路、中转站、桥梁、隧道、多式联运相配套的标准化物流系统

9·11”事件后

基于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信息技术等应用的智能集装箱被提上了日程

2005

大约5000家国际企业把新加坡这一集装箱岛国作为仓储和配送中心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集装箱运输时代到来的历史背景,并为该表格拟一个合适的主题。
7日内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8 .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曾多次地面对道路选择的问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井冈山会师》(油画)       

2:中共八大开幕式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参考材料,结合所学,任选一图,写一篇以中国共产党的道路选择为主题的历史小论文,题目自拟。(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表述成文)。
7日内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9 . 人口迁移促进了区域开发,推动了经济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南下的移民长河中,有三次蔚为大观的浪潮。第一次发生在西晋末年,移民比较密集的长江中下游和太湖地区逐渐开发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南方人也成为了蛮化的汉人与汉化的蛮人的结合。安史之乱促成了第二次移民浪潮。使南方农业文化的发达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展开,原来流传于北方的音乐舞蹈、绘画技术、宗教思想、天文知识等也随之南传。靖康元年。金人南侵,随之形成了第三次移民南迁高潮。总之。宋朝南方地区在经济发展程度和人口分布方面已占显著优势,元朝以后,经济文化重心已固着南方不可移易了,如何将南方财赋粮食顺利北运成为元朝统治者急需解决的新课题。

——整理自邹逸麟主编《中国历史人文地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北民南迁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统治者为了将南方财赋粮食顺利北运而采取的措施。

材料二

自魏晋至宋元。中国移民的主流方向是北人南下。在明代。这一情况发生了变化,既有许多边疆地区的人口迁移至内地,也有数以百万计的军人及其家属从内地向各边疆地区迁移,还有不少移民从平原地区向山区进军,加速了丘陵山地的开垦。与以前的自发性移民相比。明朝对移民数量、分布区域以及迁徙路线等均有严格的规定。明代移民人数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15.7%。无论是绝对数量还是相对规模在前代都是不曾出现的。

——整理自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第五卷·明时期》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朝移民所呈现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山区能够接纳大量移民的农业基础。

材料三

这是帝国时代最恢宏的一个盛世。历康、雍、乾三朝.持续100多年。在这一个多世纪里,中国的各个方面都远迈汉唐.并在原有的体系框架下达到了极致,尤其是经济上“内外度支,有盈无绌,府库所贮,月羡岁增”,经济总量占世界首位,“御纂诸书”也得以完成。然而,这又是传统中国的最后一个盛世。从乾隆中叶开始,盛世已渐渐暮气四起了,几乎在同一时间里。“诸欧治定功成,其新政新法新学新器,绝出前古,横被全球”,盛世中的君主却“恐外人之交际频繁.有碍于安谧”。

——整理自周武《论康乾盛世》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简要评析康乾盛世。
7日内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10 . 民族是人们经长期发展而形成的稳定共同体,“民族主义”是以一个民族为核心构建的忠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夏商周三族的起源、兴起、所在地域等皆不相同,但是夏商两族却认为他们的祖先的起源所在的地域都是在大禹所奠定的疆域内。“夏”到西周已经发展为民族的名称。在西周,原属不同来源、不同部落集团的祖神,已纳入同出黄帝的谱系之中。在经济、文化方面,夏商周本来比较接近,都以农业为主,其先民都以粟、黍为主要农作物。青铜技术在夏代开始发达,商周达于鼎盛。文化方面,殷墟甲骨文字与周原甲骨文字及商、周铸在铜器上的铭文属同一文字体系,都是汉字构字六种方法齐备的成熟文字,呈现同一民族共同体的又一重要特征。

——摘编自白至德《白寿彝史学二十讲:上古时代·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

材料二   在中世纪的欧洲,民众应该忠于国家这一点是无人知晓的。三个发展逐渐改变了忠诚这一尺度。一个发展是各种方言的兴起和这些方言在文学表达方面的运用。另一个发展是若干国家教会脱离了天主教会。最后一个发展是西欧的一些王朝建立并巩固了几个性质相同的、独立的大国——英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和丹麦。民族主义直到18世纪西欧资产阶级开始分享或获得全部权力时,才呈现其近代的形式。在19世纪后半叶,在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影响下,民族主义变得愈来愈沙文主义和军国主义。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下)

(1)根据材料一,概括夏商周三族所呈现的“同一民族共同体”的重要特征。结合所学,分别指出形成华夏民族认同感和奠定现代中国疆域版图的历史时期。简析“民族共同体”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说明欧洲民族主义直到18世纪“呈现其近代的形式”的原因,分析19世纪后半叶欧洲民族主义“变得沙文主义和军国主义”对20世纪初国际形势产生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