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武昌起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0月12日,革湖广总督瑞激职,仍令待罪图功,命陆军大臣荫昌速督陆军两镇赴鄂。另饬令萨镇冰统海军,程允和统长江水师,既日赴援。"这一系列命令应对的是
A.太平军欲进攻湖北B.英法联军逼近京师
C.北洋水师全军覆没D.革命军已光复武昌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陈忠实长篇小说《白鹿原》故事片段如下:

白鹿原上,世代居住着白、鹿两姓子孙。时代变迁,清朝覆灭,民国建立。现任族长白嘉轩之子白孝文、乡约鹿子霖之子鹿兆鹏与白家长工鹿三之子黑娃情同手足,成年后各赴前程。

加入共产党的鹿兆鹏从城里带回革命火种,黑娃成为中坚力量,国裂后兄弟俩被迫逃亡。鹿子霖设计陷害下任族长白孝文,引发族内轩然大波……


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知识,从上述故事片段中提取一个情节,并指出它所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再评述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评述准确全面。)
3 . 《纽约时报》驻汉口记者报道,湖北革命军发布公告宣称:这是一支人民的军队,将推翻残暴的满洲王朝,恢复真正的中国人的权利。该记者报道的是
A.武昌起义B.秋收起义C.南昌起义D.黄花岗起义
4 . 川汉铁路公司的《商榷书》以巧妙而隐晦的言词,一方面要川人“竭尽赤诚,协助政府”,“厝皇基于万世之安”;另一方面,又揭露清政府“日以卖国为事”,“夺路劫款转送外人,激动我七千万同胞幡然醒悟”。与此相关的史实
A.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B.加速清朝政府的垮台
C.促使五四爱国运动的发生D.推动北伐战争的兴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5 . 下列事件发生在民国元年的是 ①湖北军政府成立 ②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③清帝退位④黄花岗起义
A.①③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从1911年12月10日起,《民立报》连载了钱病鹤所绘纪事画《血战画史》,共计十八幅,如图是第二幅“举义”。该图反映的历史事件
A.引领了推翻清朝的革命B.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建立了平等的社会制度D.使民主科学思想深入人心
2021-12-04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选择考)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为了维护满洲贵族的利益和特权,清初、中期推行高度的中央集权体制,清廷注重提高地方督抚中满员的比例,出任总督的旗员比例尤高。以1837年为例,先后任总督者共10人,其中有7位旗人,占70%。同年任巡抚者共20人,其中有8位旗人,占40%。1860年后,湘淮军取代八旗、绿营兵成为清军主カ,各地的军政大权多落入湘淮系势力手中。据统计,仅湘系集因,官至总督、巡抚、尚书、侍郎、提督者即有数十人之多;官至道员、总兵以上者又有100多人。而在1864年,在10名总督中,旗员只有3人,占30%,在担任过巡托的19人中,则是清一色的汉员。其势力从长江中下游各省扩展至华南、西南及直隶、山东、河南、陕西等北方省份。自湘军起,兵归国有一变而为兵为将有,同时湘淮军的饷需也由将帅“就地筹划”得来,而非由清廷户部调拨,总督、巡抚就利用手中的兵权,独揽地方上的民政、财政、司法诸大权。

——摘编自郑师渠《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清王朝的覆灭,固然因革命的冲击所致,但需要进一步追问的是,清王朝何以在武昌起义后迅速土崩瓦解?宣统年间,摄政王载沣极力主张集权于皇族亲贵,将中央集权推至极致。然而,清廷的实际主政者摄政王载沣与隆裕太后都不是强有力的核心人物,通过新政所企求的中央集权,并没有真正地强化中央政权,同时还失去了对地方的实际控制力。在清廷中央集权的过程中,地方督抚权力相应地大为削弱,实际上是一种“内外皆轻”的权力格局。清廷把各省新军的指挥权、调遣权统归军谘府、陆军部,削去地方督抚的兵权,是最为致命的。地方督抚面对革命,除少数顺应世变潮流以外,多数督抚想效忠清王朝,但大都有心无力而已。当清廷中央与地方督抚的权威一并衰落之时,军人势力乘势而起,出现军人干政,袁世凯正是依靠其北洋系军人的支持,而顺利地逼清帝退位,并攫取了民国大总统职位。

——摘自李细珠《辛亥鼎革之际地方督抚的出处抉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860年前后清朝政局的重大变化,并分析其原因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王朝迅速垮台的原因。综上所述,谈谈晩清政府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教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据《浙江近代史》记载:1911年前后,金融风潮席卷全国,杭州的票号全部覆灭,钱庄倒了一大片,只有浙江兴业银行侥幸渡过了难关。出现上述风潮的主要原因是
A.政府实行没收民族资本的政策B.社会动荡影响民众对经济的信心
C.西方制造业资金实力十分雄厚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进入萧条时期
9 . 有学者认为,武昌起义是“湖北的士兵革命,是士兵群众中作了清王朝的掘墓人”;清政府也声称这次革命是“革党叛兵相勾结,意图大举,殊非寻常草窃可比”。材料反映武昌起义
A.是孤立单纯的“士兵革命”
B.革命党人所起作用无足轻重
C.新军发挥了主要战斗作用
D.直接导致清王朝统治的结束
10 . 武汉作为中国的中部重镇,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904年商部开始劝办商会至1910年辛亥前夕,湖北省共设立商会24个。工商业者在拥护政府“振兴工商”政策的同时,强烈反对政府的害商行为,要求“速开国会”、分享政权。商会参与了收回利权抵制美货、地方自治、国会请愿等维护自身利益的民主运动,还出面维护公共利益,促进社会教育变革。

——摘编自王春雷《辛亥革命前夕武汉工商业的早期现代化》

材料二   在近代中国的大变局中,武汉成为世界聚焦的大都市。1926年底,革命浪潮从珠江席卷到长江中游。轰动世界的大革命在这里进入高潮,继而大革命在这里彻底失败,继而土地革命又从这里开始。

——摘编自田子渝《武汉曾是赤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湖北商会建立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轰动世界的大革命”能够在武汉进入“高潮”的历史条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