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武昌起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1 . 1911年10月,《泰晤士报》在报道辛亥革命时谨慎用词,没有急着对起义进行定性判断。但到了11月则相继发表了《首相袁世凯》《袁世凯的责任》《袁世凯的任务》等文章,而对孙中山的报道则显得不足。这表明《泰晤士报》(     
A.反对中国实行民主共和制度B.根据中国政体变化调整态度
C.默认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行为D.立足英国国家利益进行报道
2023-02-22更新 | 260次组卷 | 4卷引用:考点巩固卷06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2 . 据统计,1902 至 1911 年间,各地民变多达 1300 余起,平均每两天半发生一次。   民变中既有旧的力量,也有新的力量彼此呼应。当时兵变有 20 多次,学生也经常闹学潮。   因此,有人说,武昌起义只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这反映了(       
A.辛亥革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将胜利
C.民主共和思想已经深入人心D.清朝专制统治陷于孤立境地
2023-02-20更新 | 136次组卷 | 4卷引用:【好题汇编】期末复习-纲要上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2大核心考点+60道高频选择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图为晚清的一份电报原文。该电报作为例证,可用于说明

军咨府致萨镇冰函稿

八月二十三日(10月14日)


敬启者:湖北事机危迫,时期万不可缓。贵大臣所辖之军队,务令迅赴汉口,攻击匪徒,沿途万勿延误为要。此颂日祺。

军咨府启

A.太平天国战局激烈B.清末新政成效显著
C.辛亥革命的突发性D.晚清民族危机加深
2022-05-24更新 | 568次组卷 | 9卷引用: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期中期末复习备考必刷题(中外历史纲要上)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图是中国近代某一历史时期的革命形势发展示意图。这一时期(     
A.清政府统治摇摇欲坠B.北伐战争取得巨大进展
C.工农武装割据成燎原之势D.解放区不断发展壮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一种名为“人造自来血”的补药曾在近代中国流行。下图是1911年11月刊登在《申报》上的广告。这则广告折射出当时  
A.革命派把广告当作武昌起义的宣传工具B.商人利用时局巨变扩大产品营销
C.民国成立后商人投身中国政治变革浪潮D.民主共和成为中国社会普遍共识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清史资料载“辛亥八月,乱党谋事于武昌。”这里的“乱党”指的是
A.资产阶级维新派B.资产阶级激进派C.资产阶级革命派D.义和团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辛亥革命时期,各党派如雨后春笋般产生,它们纷纷以标榜“共和”为宗旨。《申报》评论说:“不问党内宗旨如何,争相入党,以为运动机关”,“人党以后,悬挂徽章,猝然被人质问党旨,茫无以对”。这表明当时
A.民主共和理念深入人心B.政党政治确立
C.民众思想觉悟迅速提升D.政治参与活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如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城市与“辛亥革命”的主要史事对应正确的是
A.①中华民国建立并颁布《临时约法》B.②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C.③革命党人发动武装起义D.④保路运动为革命创造契机
9 . 武昌起义后,孙中山指出,“男女本非悬殊,平等大公,心同此理……女子将来有参政权,盖所必至。”之后,南京临时参议院通过了女子有参政权的议案。此后,女子参政团体纷纷出现。这说明辛亥革命
A.改变了女性受歧视的地位B.开启了中国妇女解放先河
C.有利于扩大政治统治基础D.使男女平权得到真正实现
2021-05-21更新 | 1130次组卷 | 23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检测卷(新教材新高考)-专题06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武昌起义后,革命军规定“伤害外人者斩”“保护租界者赏”“守卫教堂者赏”。嗣后美国驻汉口领事虽然拒绝承认武昌革命军政府,但同时也拒绝清政府提出的由外国军舰帮助巡护长江,阻止革命军渡江的请求。武昌起义后短短半个多月,中国南方多省宣布独立,美国国务院认为此时向清政府借贷款是“不合时机和不明智的”。虽有个别美国外交官和商人担心革命威胁美国利益,主张干涉中国内政,但美国国务院却收到民众和舆论界潮水般的信件和电报,他们大多要求美国尽快承认中华民国。

——摘编自崔志海《美国政府对辛亥革命态度的原因分析》

材料二   抗战爆发以后,中国政府向美国寻求援助,但因美国顾虑美日关系而遇冷。19392月起,美国才陆续以民间贸易的形式向中国提供几笔数量有限的贷款。太平洋战争美日正式开战前夕,美国政府通过《租借法》,以总统名义扩大对华援助。《租借法》规定反法西斯战争结束,“租借”援助即告停止,但中国在19459月以后又继续获得与整个战时中国所获“租借”相当的“援助”。周恩来对此指出,“今日美械师几乎全数用之于进攻中共解放区”。

——摘编自任东来《抗战期间美援与中美外交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国政府对中国辛亥革命采取中立态度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中国全面抗战爆发到抗战胜利后初期的美国对华“援助”的变化趋势并进行评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