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民国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电影《建党伟业》讲述了从1911年辛亥革命后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这段时间内的历史故事,展现了这一时期的风云人物。这部电影中可能出现的场景是(     
A.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B.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C.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2 . 《清帝逊位诏书》曰:“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义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立宪共和国体。”材料折射出当时(     
A.民主共和成为时代潮流B.武昌革命军实力雄厚
C.国家从统一走向了分裂D.建立民国的条件成熟
2022-12-22更新 | 307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师范专科学校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规定废止刑讯,人民享有选举权、参政权,改变“贱民”身份,赋予妇女以同男工完全平等的权利等。鼓励民间兴办实业,减免厘金,取消了清政府一些苛政。这反映了南京临时政府(     
A.不断改进完善民生问题B.结束了封建帝制
C.力图除旧布新建设国家D.践行了主权在民
4 . 清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912年2月I2),清王朝最后-位皇帝,中国自秦始皇创立皇帝制度以来最后一位承绪封建法统的皇帝爱新觉罗·溥仪正式颁布退位诏书,此诏书(     
A.实现了国家政权和平交接B.具备了宪法和法律的性质
C.宣告中国封建制度的终结D.是各方面力量博弈的产物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武昌起义后,孙中山主张女子参政;南京临时参议院通过了女子有参政权的议案。此后,女子参政团体纷纷出现。这说明辛亥革命(     
A.改变了女性受歧视的地位B.开启了中国妇女解放先河
C.有利于扩大政治统治基础D.使男女平权得到真正实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下图是近代一位青年寓居天津期间的元旦日记,箭头所指的方框内文字(     

   

A.流露出对社会嬗变的失落情感
B.反映了帝制到共和的时代变化
C.展现民国元年元旦的社会景象
D.表达作者投身革命的坚定立场
2022-07-14更新 | 4362次组卷 | 36卷引用:云南省宣威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一次国会选举后各党所占议席情况

党籍众议院参议院合计
国民党269123392
共和党1201545569175223
统一党18624
民主党16824
跨党者14738185
无党者264470
总计596274870

——摘编自谢振民《中华民国立法史》

材料二   1912212日,清帝退位,封建王朝专制统治覆灭的大局已定。新旧政权更迭之际,中国政治生活中出现了一定的权力真空。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进一步以法律形式规定了人们结社组党、参与政治事务的自由和权利。加之浓烈民主氛围的刺激,社会各阶层成员,尤其是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阶层成员积极行动起来,创立政党,进行政治活动,试图以此夺取或控制政权,直接干预国家政治利益的分配。

——摘编自于小英《政治道路选择与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确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华民国第一次国会选举的认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国初年政党政治出现的背景,并说明政党政治运作的概况。
8 . 1912年1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发布第一个文告《临时大总统宣言书》,对临时政府的施政方针作了如下的规定:对内要实现民族、领土、军政、内治、财政的统一,对外要将清政府“辱国之举措与排外之心理,务一洗而去之,持和平主义,……循序以进”。对此解读最为合适的一项是
A.使民主共和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B.南京临时政府明确提出反帝的目标
C.该文告的发布表明清政府的统治彻底结束
D.对内强调统一有利于彻底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2021-08-23更新 | 952次组卷 | 15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初,列强在蒙古、西藏、新疆地区策划分裂活动,作为“国族”的中华民族观念开始出现。中华民国成立后,“五族共和”成为传诵一时的口号。1924年,孙中山在演讲中第一次使用了“民族复兴”一词,并批评列强“不准弱小民族复兴”。九一八事变后,“民族复兴”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社会思潮。1935年国民政府设立民族扫墓节,1937年国共合祭黄帝陵。

——摘编自黄兴涛《重塑中华: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研究》

材料二 面对西方列强对中华民族的侵略,三元里人民自发组织奋起抗英;中法战争中,冯子材以七十高龄和法军拼杀;甲午战争时,邓世昌血染黄海。为改变中国现状,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倡“师夷长技以制夷”。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把轮船、火车、手表、望远镜等西洋技术看成“正正堂堂之技”。郑观应主张“君民共主”的君主立宪。康有为发表的《物质救国论》,界定了“物质学”即科学的概念。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陈独秀、李大钊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开展一系列挽救民族危亡的运动,以救治国人心理上、思想上的疾病……

——摘编自缪克成主编《民族精神》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代中华民族观念变迁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民族精神的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的“变局”和“创举”指(     
A.辛亥革命爆发B.清朝统治被推翻C.中华民国成立D.《临时约法》颁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