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民国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1 道试题
1 . 除革命党、谘议局、普通民众之外,清廷军队,甚至是袁世凯的北洋部队,也有暗中支持共和的举动。1911年12月10日,清朝驻荷兰国代办章申在给内阁的电报中说,“和(荷)报称……美法愿共和(支持中国建立共和国)”。这表明
A.君主专制制度已经不得人心B.美法支持民主共和
C.清驻外大臣和袁世凯都赞成民主共和制D.民主共和制已成为当时中国的大势所趋
2021-08-09更新 | 179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历史试题
2 . “不但遵行外洋之政治,改阴历为阳历,即服色亦效洋式。”这段日记反映的社会变革发生在
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维新时期C.民国初年D.北伐战争时期
3 . 有学者谓:“至辛亥革命爆发后,中国的主流民意已倾向革命、统治集团中的满汉矛盾已成不可调和之势,以及袁世凯本人的因素和西方列强的态度,袁世凯走上反清道路乃是历史的必然,并产生了巨大的历史作用”。材料中的“巨大历史作用”是指
A.武昌起义B.中华民国成立
C.清帝退位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4 . 孙中山说:“中华民国何以成?以有同盟会。”毛泽东说:“清朝早被推翻了,什么人推的?孙中山领导的党和人民一起推的”。二人叙述的共通点是
A.同盟会领导发动了武昌首义B.辛亥革命结束了清王朝统治
C.同盟会推动了中国革命进程D.辛亥革命完成了革命的任务
2021-07-17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1912年,民国政府教育总长蔡元培颁发了《普通教育暂行办法》,规定“小学读经科一律停止”。随后他发表了《对于新教育之意见》,指出“忠君与共和政体不合,尊孔与信教自由相违”。这表明
A.儒家经典退出学校教育B.教育改革提升了公民素质
C.新文化运动已初见成效D.政治转型推动了教育改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钱病鹤的漫画作品《辞旧迎新》,该漫画
A.反映了国家政权的更替B.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C.佐证了共和政体的建立D.说明了革命性质的变化
7 . 历史图片蕴含了大量的历史信息,下图是“浙江军政府免征当年钱粮的告示”。下列对该图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告示时间应在武昌起义之后B.具有鲜明的民族主义思想
C.表明浙江已脱离清政府而独立D.此时南京临时政府已成立
2021-07-01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天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1912年初,孙中山发布法令,规定“嗣后不得再有买卖人口情事,违者罚如令,其从前所结买卖契约,悉与解除,视为雇主雇人之关系,并不得再有主奴名分。”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临时政府鼓励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B.孙中山重视保国民的基本权利
C.封建社会的陋习基本得到了根治
D.彻底改变了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12年2月,荷属泗水等地华侨举行庆祝中华民国成立大典,却遭到荷兰殖民当局横暴干涉,撕毁中华民国国旗,开枪打死华侨三人,千余人被捕。华侨纷纷致电孙中山、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求救。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合作,与荷兰当局严正交涉,取得了事件的尽快解决,维护了华侨的人身安全。这反映出南京临时政府
A.力争国权开辟外交新局面B.催生了近代民族国家观念
C.外交理想与现实矛盾交织D.为寻求支持遵守国际惯例
10 . 下表是中华民国颁布的一些法令或条例,据此可推断中华民国的建立
A.推翻了清朝的封建制度B.废除了科举制度
C.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D.肃清了封建残余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