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民国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1912 年 2 月,为庆祝中华民国建立,爪哇泗水埠华侨上街燃炮升旗遭荷兰警察镇压。孙中山立即致电袁世凯,请转饬驻荷兰公使,经刘镜人等一众外交官员与荷兰当局多次严正交涉后,终取得部分成效。这一事件反映出临时政府(     
A.获得了外交主导权B.扭转了外交被动局面
C.外交处境比较艰难D.得到了国际社会承认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实行总统制,《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袁世凯正式就任大总统后,又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上述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专制独裁的传统在中国没有受冲击B.民主与专制的斗争激烈
C.中国完全缺乏民主共和的社会基础D.责任内阁制在中国难行
2022-11-27更新 | 1154次组卷 | 80卷引用:湖南省涟源市行知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孙中山曾认为辛亥革命必然经过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须三十年之久方能成功。但武昌起义却是仓促发动,清朝统治随后迅速土崩瓦解,从武昌起义到民国诞生,前后只有80多天。革命迅速发展反映了(     
A.资产阶级革命派实力强大B.民族资本主义的高速发展
C.革命得到了社会各界支持D.晚清的腐朽统治失去民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民国初年,出现了人们竟相从政参政的热潮,集会结社,犹如疯狂,而政党之名,如春草怒生,为数几至近百;在一些城市中“今日开会,明日结社,不日男女平权,即日财产平等”。对以上现象的合理解读是
A.政局变动增强了民众参政意识B.是对议会斗争道路的成功尝试
C.体现了改良与革命的方式之争D.违背民主精神并导致军阀割据
2022-05-02更新 | 454次组卷 | 14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表为中国近代不同时期的“国歌”的节选,其变化反映了
名称背景内容节选
《巩金瓯》清政府宣称“立宪”喜同袍,清时幸遵,真熙嗥,帝国苍穹保
《五族共和歌》中华民国成立揖美追欧……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
《中华雄立宇宙间》中华帝国成立勋华揖让开尧天,亿万年
《国民革命歌》广州国民政府成立打倒列强……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
A.西方资本主义影响的逐渐深入B.中国近代政治局势的频繁变动
C.中国近代思潮发展的与时俱进D.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不断加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13年4月8日,第一届国会在北京成立。在这届国会短暂存在的半年多时间里,不少议员积极问政,对宋教仁案、大借款案、俄蒙协约案、预算案等争执激烈,弹劾案、质询案也层出不穷。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A.政治秩序日益混乱B.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C.宪政观念得到加强D.北洋军阀势力逐渐坐大
2021-11-06更新 | 543次组卷 | 15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田家炳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提出“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 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稍后,独立各省代表也通过决议,以“五色旗”为中华民国国旗,达成以五族共和为建国之本的共识。这
A.表明“驱除跶虏”任务的结束B.是资产阶级践行民主的起点
C.萌生了中华民族华夏认同观念D.表明了政府的民族团结政策
9 . 有学者谓:“至辛亥革命爆发后,中国的主流民意已倾向革命、统治集团中的满汉矛盾已成不可调和之势,以及袁世凯本人的因素和西方列强的态度,袁世凯走上反清道路乃是历史的必然,并产生了巨大的历史作用”。材料中的“巨大历史作用”是指
A.武昌起义B.中华民国成立
C.清帝退位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12年2月,荷属泗水等地华侨举行庆祝中华民国成立大典,却遭到荷兰殖民当局横暴干涉,撕毁中华民国国旗,开枪打死华侨三人,千余人被捕。华侨纷纷致电孙中山、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求救。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合作,与荷兰当局严正交涉,取得了事件的尽快解决,维护了华侨的人身安全。这反映出南京临时政府
A.力争国权开辟外交新局面B.催生了近代民族国家观念
C.外交理想与现实矛盾交织D.为寻求支持遵守国际惯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