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民国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1911年通过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中,并无华侨代表之规定,所以华侨并无选举权。唯有“坐旁听席”。但在1912年8月,中华民国出台的《国会组织法》和《选举法》中,就明确规定了华侨的参议员的名额和选举办法。这种变化反映出(     
A.中国革命的包容性增强B.国民党内部组织日趋完善
C.政党政治成为各方共识D.资产阶级力量得到了充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了许多法令:宣布人民享有选举、参政等各种权利;严禁买卖人口,废除奴婢;奖励兴办工商业和海外华侨在国内投资;提倡以“自由平等博爱为纲”的公民道德等等。这些法令(       
A.推动了社会进步B.缓和了民族矛盾
C.根除了封建陋习D.实现了民主自由
3 . 史学家张岂之说:“民国建立后……引发了以传统政治为基础的旧有伦理与价值体系的松动,男人剪辫子、女子放足、青年离家、自由恋爱、神位被黜、西学昌盛。”这主要反映了中华民国的建立(     
A.动摇了传统价值观的正统地位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促进了中国经济和社会近代化D.结束了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4 . 武昌起义后,孙中山主张女子参政;南京临时参议院通过了女子有参政权的议案。此后,女子参政团体纷纷出现。这说明辛亥革命(     
A.改变了女性受歧视的地位B.开启了中国妇女解放先河
C.有利于扩大政治统治基础D.使男女平权得到真正实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13年,中华民国政府发布临时大总统令,宣布凡是清朝“保护兴业的各法令”,对于民国发展没有抵触的,就仍然适用,并要求各省民政长提倡工商业。据此可知,当时
A.孙中山提倡发展工商业B.新政府沿用清朝的旧政策
C.民族实业获得法律保障D.中华民国政府政策稳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12年12月,中华民国举行了参众两院议会首次选举。经统计,两院席位的选举结果如下:民主党得到24席、统一党得到24席、共和党得到175席、国民党得到392席、跨党和无党者得到255席。这一现象的出现(     
A.得益于革命打碎了旧的体制B.标志共和制在中国的诞生
C.导致了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D.说明民主选举的基础广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21年,孙中山在西方三权分立学说基础上又提出“五权分立”学说,“考选制和纠察制本 是我中国固有的两大制度……我期望……复活这些优良制度。”据此可知,孙中山
A.赋予儒家文化以新的内涵B.追求建立同于美国式的政体
C.借鉴西方又注重本土观念D.强化了家族和宗族传统观念
21-22高二上·重庆·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纪年是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封建时期以帝王纪念为主体。19世纪末康有为等大力提倡孔子纪年;20世纪初章太炎等推广黄帝纪年,为革命党人普遍接受和湖北军政府采用;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后,改黄帝纪年为民国纪年。中国纪年的演变
A.体现了近代科学精神的发展
B.反映辛亥革命冲击了中国传统文化
C.反映中国民主意识开始觉醒
D.映射王朝国家向民族国家转型的过程
2022-01-13更新 | 125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双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图1、图2反映了20世纪上半期中国历史的两次巨变。其共同点是


图1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            图2   开国大典
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A.结束了中国封建专制制度B.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C.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D.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2021-08-20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民国初年,记者采访国会选举时发现:对于许多选举人来说,好像选举权不是需要尽力争取的权利,而是官府摊派下来的一种差事。这说明民国初期
A.封建思想根深蒂固B.民主共和只是形式
C.民众对待国事冷漠D.军阀操纵国会选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