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民国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实行总统制,《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袁世凯正式就任大总统后,又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上述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专制独裁的传统在中国没有受冲击B.民主与专制的斗争激烈
C.中国完全缺乏民主共和的社会基础D.责任内阁制在中国难行
2022-11-27更新 | 1157次组卷 | 80卷引用: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1912年1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发布第一个文告《临时大总统宣言书》,对临时政府的施政方针作了如下的规定:对内要实现民族、领土、军政、内治、财政的统一,对外要将清政府“辱国之举措与排外之心理,务一洗而去之,持和平主义,……循序以进”。对此解读最为合适的一项是
A.使民主共和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B.南京临时政府明确提出反帝的目标
C.该文告的发布表明清政府的统治彻底结束
D.对内强调统一有利于彻底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2021-08-23更新 | 955次组卷 | 15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初,列强在蒙古、西藏、新疆地区策划分裂活动,作为“国族”的中华民族观念开始出现。中华民国成立后,“五族共和”成为传诵一时的口号。1924年,孙中山在演讲中第一次使用了“民族复兴”一词,并批评列强“不准弱小民族复兴”。九一八事变后,“民族复兴”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社会思潮。1935年国民政府设立民族扫墓节,1937年国共合祭黄帝陵。

——摘编自黄兴涛《重塑中华: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研究》

材料二 面对西方列强对中华民族的侵略,三元里人民自发组织奋起抗英;中法战争中,冯子材以七十高龄和法军拼杀;甲午战争时,邓世昌血染黄海。为改变中国现状,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倡“师夷长技以制夷”。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把轮船、火车、手表、望远镜等西洋技术看成“正正堂堂之技”。郑观应主张“君民共主”的君主立宪。康有为发表的《物质救国论》,界定了“物质学”即科学的概念。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陈独秀、李大钊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开展一系列挽救民族危亡的运动,以救治国人心理上、思想上的疾病……

——摘编自缪克成主编《民族精神》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代中华民族观念变迁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民族精神的作用。
4 . 某同学对辛亥革命的主要史实通过画时间轴的方式呈现出来,图中①、②分别为
   
A.湖北军政府成立;同盟会成立B.同盟会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C.同盟会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D.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2019-11-26更新 | 1205次组卷 | 38卷引用:云南省丽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12年初,南京传唱着这样一首歌“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根据当时的情景,歌词中的“旧邦新造”是指
A.清政府实行“新政”
B.武昌起义爆发
C.新文化运动兴起
D.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方文明是近代文明历史演进过程的主角,其扩张促进了非西方社会的现代化。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总结了八个西方文明的特征:宗教、语言、政教分离、法治、社会多元化、代议机构、个人主义、希腊、罗马古典遗产。鸦片战争后,中国文明与来自西方的近代文明全面接触,古老的中国开始慢慢吸收融合近代文明。其中对近代中国影响最大的是“法治”、“代议机构”和“个人主义”。

——据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从材料中提取中外关联的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