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革命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8 道试题
1 . 下表表明中华民国(     
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颁布《逊位诏书》,“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
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领土为二十二行省、内外蒙古、西藏、青海。”

A.倡导文明开化B.合法管辖边疆
C.反对军阀割据D.坚定维护民主
2023-02-19更新 | 26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2023届高三2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2 . 《辛亥革命史话》中写道:“中国是一个封建专制根子扎得很深的国度,孙中山和他的同志们试图把民主共和的精神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去斩绝帝统,推翻专制,这是一个良好的尝试。”材料中“良好的尝试”是指(     
A.成立同盟会B.发动武昌起义
C.建立中华民国D.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 . 孙中山说:“盖以服从《临时约法》为服从民国之证据,余犹虑其不足信,故必令袁世凯宣誓遵守《约法》,矢志不贰,然后许其议和。故《临时约法》者,南北统一之条件,而民国所由构成也。”孙中山这一主张
A.有利于巩固民主共和的政体B.首开中国因人设法的先河
C.直接导致了民国社会动荡D.有效限制了袁世凯专制独裁
4 . 下图为刊登于1916年7月31日《新闻报》上的一幅漫画《再造民国之最要着》。画面中一名议员一手拉风箱,一手执勺,正在对一个写有“中华民国五年七月再造”的三足大鼎进行修补。这幅作品
A.暴露了袁世凯复辟帝制的面目B.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迅速发展
C.表达了国人重建民主政体的愿望D.标志着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5 . 1912年3月11日,南京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这一规定的实质意义(     
A.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B.实现自由民主法治
C.否定封建君主专制D.推翻满清王朝
6 . 1912年,孙中山让位于袁世凯,《临时约法》在国家机构的设置上,特意将原来的总统制改为内阁制,规定国务员负有实际责任,总统颁布命令须由内阁副署才能发生效力。这项规定产生的实际后果是
A.民主共和政体得以维护B.行政权力划分陷入混乱
C.完成了政治民主化进程D.政党政治实现高度发展
2020-12-02更新 | 734次组卷 | 21卷引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读下图,1912年8月13日上海《民权画报》刊发了同盟会会员康韶的漫画《环游地球》。(图中文字按顺时针为:专制、立宪、共和)。据此判断,漫画作者寓在(     
A.揭露袁世凯独裁称帝的野心B.赞叹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鼓励人们学习西方政治制度D.突出中国人走向世界的决心
8 . 1916年《新闻报》刊发了一则漫画《愿人人以此自绳》(如下)。漫画中,一群人被一大根绳索约束在一起,而绳索勾勒出“约”字样,用以指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各阶层认可《临时约法》B.军阀纷争受到法律约束
C.民众渴望维护民主政治D.民国初年法律体系完备
9 .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最显著的特征是赋予参议院广泛的权力,利用立法权束缚行政权。第33条规定“临时大总统有任命文武官员的权力,但任命国务员及外交大使、公使,须得参议院同意”。上述条文(        )
A.标志着责任内阁制的确立B.灵活运用了民主自由原则
C.体现了民主进程的曲折性D.通过权力制约以维护共和
2020-02-11更新 | 702次组卷 | 31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全市联考历史试题
10 . 有学者认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欲将总统制改为内阁制,但已经建立的制度改动起来殊非易事,临时参议院不得不寻求平衡,在赋予内阁行政权力的同时,保留了总统制体制下国家元首享有的若干权力,以致后来发生府院之争。该学者意在强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切实维护了共和体制B.在政体设计上存在缺陷
C.扩大了参议院的权力D.在政体选择上因人立法
2020-08-20更新 | 928次组卷 | 29卷引用:辽宁省辽东南协作校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A卷)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