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辛亥革命的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915日,中国考古博物馆正式面向社会公众开放。该博物馆以“历史中国,鼎铸文明”为主题,基本陈列包括“文明起源”“宅兹中国”“大国一统”“和融万方”“民族觉醒”五个专题。其中“文明起源”涵盖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肇始文明曙光的进程,“宅兹中国”主要涵盖夏商周三代的历史,“大国一统”讲述自秦统一全国后的历史,“和融万方”聚焦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民族觉醒”则是鸦片战争后中国人的救亡图存历史。从远古发现到仰韶文化,从二里头遗址到《湘江评论》,中国考古博物馆以立体方式,讲述中华民族披荆斩棘、发展壮大的历程。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从封建社会到近代,中国考古博物馆以全景方式,呈现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轨迹。从文明起源到民族复兴,中国考古博物馆以宏大叙事方式,展现中华民族矢志不渝、接续奋斗的历程。

任意选取中国考古博物馆的某一陈列专题,结合史实谈谈这一专题的观后感。(要求:明确所选取的陈列专题,须有史实依据,解释合理,逻辑清晰)
2023-11-22更新 | 177次组卷 | 8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学术联盟2024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辛亥革命先驱,提出并发展三民主义革命纲领,坚持统一战线政策,坚持艰苦奋斗精神,在民族复兴道路探索史上留下伟大遗产。民族复兴道路探索史的起点是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革命派首次自觉地把握了民族复兴的历史主题,推动了民族复兴的道路探索进程。辛亥革命的经验教训,为中国共产党探索民族复兴道路提供历史启示: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必须团结中国人民英勇奋斗,必须在长期奋斗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摘编自李坤睿《辛亥革命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探索》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出一个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论题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3-08-30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预测卷(五)
2023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3 . 简述二十世纪初的四大进步思潮
2023-04-13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和走向胜利(1919-1949)-【口袋书】2023年高考历史必背知识手册(统编版)
4 . 有学者提出,近代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但这个“深渊”有一个“底”。这个“底”就在20世纪的头20年,且中国历史发展到“谷底”的时候也出现了向上的转机。在该学者看来,这一时期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特征应是(       
A.“屈辱”与“迷茫”B.“沉沦”与“上升”
C.“革命”与“西化”D.“团结”与“觉醒”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20世纪初年,国人对“黄”和“黄色”等字词格外敏感。一些以黄帝作为祖先的革命者,往往以“黄”字命名。如黄轸改名为黄兴,陈天华取笔名为思黄,章士钊取笔名为黄藻、黄中黄、“黄帝子孙之一个人”等等。这一现象(     
A.抵制了西方文化的入侵B.冲击了传统社会秩序
C.传承了民主共和的观念D.体现了民族自尊意识
2023-03-09更新 | 50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材料   容闳生平大事表(部分)

时间大事记相关言论
1854耶鲁大学毕业并获文学士学位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
1860造访天京,向洪仁玕提出振兴太平天国、改造中国的方案此(太平天国运动)十五年中,满洲政府几无日不处于飘摇风雨之中。然于历史上究有若何精神,则未易轻许也。
1863受曾国藩委派去美国购买机器予所注意之机器厂,非专为制造枪炮者,乃能造成制枪炮之各种机械者也。
1872经多方努力首批留学幼童成功赴美。使予之教育计划果得实行,……必可使此老大帝国,一变而为少年新中国。
1898与康、梁共商变法大计。后人之读清史者,必将许其(光绪帝)为爱国之君,且为爱国之维新党。
1911十二月,给未来的新中国领导者写信中国人民正处于自己主权的最高峰,他们一直呼吁成立一个共和国,……听从这种声音,你们就对了。

——摘编自文明国编《容闳自述》

(1)有学者认为容闳是中国近代史的参与者和见证者,试结合材料加以说明。
(2)根据材料,概括容闳的基本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辛亥革命期间大批妇女团体建立,据资料统计,自1911年10月到1913年底全国共组织了58个妇女团体;1912年1月11日,上海《民立报》刊文提出:“天下兴亡,匹妇有责。”这反映了(     
A.民主平等理念得到真正践行B.妇女社会参与意识得到提高
C.女性社会地位得到彻底改变D.民主革命拥有广泛社会基础
8 . 1911年11月5日,江苏巡抚程德全在苏州宣布脱离清廷,出任民国都督,并传檄各府州县,令其一律光复。这样,江苏成为全国第一个和平光复的省,当时有人誉之为“匕鬯不惊”,“传檄而定”。苏州的改旗换印,是江苏光复的标志。这反映了(     
A.封建专制体制的根深蒂固B.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
C.地方行政机构的优化重组D.晚清督抚制度的崩溃
2023-02-23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百校联考2023届高三2月联考历史试题
9 . 1911年10月,《泰晤士报》在报道辛亥革命时谨慎用词,没有急着对起义进行定性判断。但到了11月则相继发表了《首相袁世凯》《袁世凯的责任》《袁世凯的任务》等文章,而对孙中山的报道则显得不足。这表明《泰晤士报》(     
A.反对中国实行民主共和制度B.根据中国政体变化调整态度
C.默认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行为D.立足英国国家利益进行报道
2023-02-22更新 | 267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023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填空题 | 较易(0.85) |
10 . 不同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特点、地位与作用:资产阶级
(1)具有革命性和进步性
①原因:民族资产阶级的进步性主要源于它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革命性则是由于民族资本主义诞生于中国____的历史进程中,一开始资产阶级就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具有反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要求。
②表现: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革命派暴力推翻清王朝,建立起____,成立南京临时政府,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许多措施,顺应世界发展潮流,表现出了极大的革命性和进步性。
(2)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
①原因:资产阶级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特定社会环境决定了资产阶级具有同本国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相妥协的一面。
②表现:辛亥革命中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____,更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2023-02-18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微专题05侵略与抗争: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重点提炼】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10个微专题(新教材通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