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辛亥革命的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有学者指出,当《清帝逊位诏书》被迫确认“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时,起草者和批准者以及被代表的“全国人民”一样,都不太了解什么是共和。这反映了
A.国人相信共和体制优于帝制B.革命派宣传的民主已经深入人心
C.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广泛传播D.暴力革命推动了中华民国的成立
2022-01-06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部分名校大联考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近代西方的代议制与中华民国的政治有许多不同,前者固然有民选的议员濫用权力的现象存在,但并没有像后者那样都变成了贪赃枉法的“猪仔”议员。与其说,近代中国政治的混乱是代议制所致,莫如说,是中国从未真正形成代议民主制度的缘故。这种局面出现的根源是
A.中国没有实行直接民权B.代议制民主的社会基础发展不充分
C.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D.西方列强采取了“以华治华”的策略
2021-12-17更新 | 408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南省郑州文华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辛亥革命使更多的人对参与国家政治产生了兴趣,他们开始将集会、结社、选举等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在民国.参与政治的除了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工人、军人和士绅外,妇女也有参政的意愿,女子参政团相继出现。这表明辛亥革命
A.实现了男女政治上的平等B.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C.促进了各阶层思想的趋同D.扩大了民主政治的基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