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辛亥革命的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1 . 辛亥革命后,各种主义开始在社会上流传,各种名目的政纲政论、宣言遍布报刊,各种政党竟相成立。这说明,辛亥革命(  )
A.使中国政治秩序走向了混乱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了人心
C.为中国进步潮流开启了闸门D.为民族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
2 . 辛亥革命“完成了国家政权由封建政治制度向现代民主政治制度的转变”,实现了从“朝代国家”向“共和国家”的转变,这说明辛亥革命
A.完成建设民主政治任务B.促成了社会性质的彻底改变
C.推动中国民主政治发展D.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2020-01-17更新 | 188次组卷 | 21卷引用:甘肃省陇南市徽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此材料试图强调辛亥革命
A.对同时期青年影响有限B.其政治意义被严重低估
C.推翻专制政体功不可没D.过程艰难成功来之不易
4 . 国歌能体现一个国家的传统、思想和价值观念,也往往承载着一个民族历史的变迁。以下是中国不同时期国歌的歌词(部分),其中对应正确的是
A.晚清政府——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
B.南京临时政府——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铸成我们新的长城!
C.北洋军阀政府——喜同袍,清时幸遭,真熙皞,帝国苍穹保
D.南京国民政府——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进大同
19-20高三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5 . 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新纪元。而五四运动以来大幅前进的中华民族的复兴,在抗日战争中得到了全面提升。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孙中山:“我的政治主张是共和主义,单以这一点来说,我认为就有责任从事革命。”“而且共和政治不仅因为他是政治的根本原则,适合于中国国民的需要,并且在进行革命上也是有力的。”

——摘编自宫崎滔天《三十三年之梦》

材料二   中国出席巴黎和会的代表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这是鸦片战争以来在中国民意基础上,中国政府代表第一次对国际条约说了“不”字。从此以后,由于中国社会出现新的生产力、新的阶级、新的思想和主义,中国社会在各方面出现了新的积极向上的因素,出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沉沦”转而“上升”的趋势。

——摘编自张海鹏《走向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

材料三   在日本军国主义者野蛮侵略下,不管是国内的居民还是海外的华侨,都同样难以抑制地热血沸腾,聚结成一个整体去抵抗外来的侵略者。这场战争也引起国内各派政治势力彼此消长的大变化。许许多多的中国人,正是通过在这场战争中的实际观察,才真正认识中国共产党并团结在它周围。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从事革命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为了在中国建立共和政治作出的主要努力。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从‘沉沦’转而‘上升’趋势”的主要原因。
(3)据材料三,概括抗日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综合上述材料,从政治角度归纳推动近代中国走向民族复兴的重要因素。
2019-09-03更新 | 158次组卷 | 4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其中第二次“大革命”的最大功绩是
A.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B.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D.彻底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经济的发展必然推动政治的变革,政治的变革也同样会促动经济的变迁。中国民族工业长期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的夹缝中,饱受压抑之苦的资产阶级渴望政治革命带来产业革命。辛亥革命的胜利不仅使当时人们特别感到解放的欢欣,以为发展实业的最佳运会到来了,而且确曾为资产阶级发展实业提供了封建专制政体下所不可能有的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的有利条件。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概括材料的核心观点,试以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18-19高一·全国·期末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有人这样评价辛亥革命的作用:“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种神圣……为人民所抛弃是没有疑问的。”这表明辛亥革命的最大历史功绩在于
A.推动了中国政治、思想进步
B.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迫使清帝退位
D.建立了完善的民主制度
2019-03-20更新 | 74次组卷 | 4卷引用: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界石铺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历史学名著《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对这三次“革命”的理解准确的是
A.皇帝制度的建立、异族统治被推翻、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B.秦朝建立、中华民国成立、新中国成立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D.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10 . 1912年清朝寿终正寝,意味着
A.君主专制政体的结束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C.封建制度的结束
D.君主立宪制的破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