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辛亥革命的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有学者认为:1911年10月10日的起义是仓促发起的,新军军官的秘密被泄露,不到3000人的士兵只得奋起自救,一个本省的旅长被迫统率临时政权;在革命者、立宪派及部分官僚的推动下,华南、华中各省以及东北的几个省,在六个星期内相继宣布脱离满清,实行独立。由此可知,辛亥革命(     
A.使专制制度彻底退出历史舞台B.隐藏着失败的危险因素
C.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D.仅对南方诸省有影响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禁缠足、禁鸦片、禁赌博,改称谓,废跪拜,禁止贩卖人口,倡女权,易服饰”。这些措施(     
A.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彻底改变B.使中国社会风俗发生了新的变化
C.消除了中国城乡之间的差距D.解决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问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对辛亥革命的认识和评价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如表),这说明(       

阶段

时期

对辛亥革命的判断

第一阶段

从建党之初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遵循阶级革命逻辑,把辛亥革命判定为一次典型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第二阶段

从改革开放以来至党的十八大以前阶级革命话语淡出,民族复兴意蕴凸显,辛亥革命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功绩被重新挖掘

第三阶段

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遵循民族复兴逻辑,把辛亥革命看作近代以来民族复兴运动中一次伟大而艰苦的探索
A.辛亥革命推动民主政治建设B.中国共产党否定了唯物史观
C.历史评价随时代变迁而变化D.对辛亥革命的评价过于主观
4 . 武昌起义后,《民立报》刊登的《中国革命宣言书》中指出:“万国和平之的,系于中华政治之修明;政治修明之朝,依于民主立宪之成立。革命既成,共和自观,周道如砥,足以供万国之观瞻。”此观念为当时许多人所认同。材料反映的实质是
A.百姓对民主共和的认识存在不足
B.媒体在宣传革命思想方面作用有限
C.中国的社会性质已发生根本转变
D.武昌起义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表是对近代某一时期英国《泰晤士报》新闻题目关键词的检索。据此可知,当时《泰晤士报》关注的是(     
关键词中国袁世凯孙中山满清武汉三镇北京南京
新闻报道篇数149311122252514
A.洋务运动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D.护国战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辛亥革命后,中国出现了300多个政党、社团,开始了政党政治的尝试。下列对其评述正确的是
①君主专制的土崩瓦解为政党政治提供了条件
②各政党为谋求议会席位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③袁世凯解散国会标志政党政治名存实亡
④两党制形成,定期选举,轮流执政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11年10月14日,美国在一份对华政策备忘录中提出,遵循各国一致确定的“共同方针”,共同商定“一致行动”的原则。这一原则得到各国的同意。这反映出列强
A.对华政策取决于美国态度B.无力干涉辛亥革命
C.维护清朝既有统治D.就维护既得利益达成妥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民国初年,建立党社发表政治要求与见解的做法大受欢迎。据统计“仅上海、苏州、南京、广州、武汉、天津、北京七地,从1911年10月至1913年4月的一年半时间里,先后成立的党社共计386个,其中政党与具有明显政治色彩的社团271个。”材料表明辛亥革命
A.彻底改变中国民主革命的性质
B.开创了近代政党政治的先河
C.推动了中国政治的近代化进程
D.促进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4年,胡绳先生依据中国近代阶级斗争的表现为线索,提出1840-1949年间,存在太平天国、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辛亥革命三次革命高潮,这三次革命高潮反映了近代中国的进步潮流。三次革命高潮论相当长时间成为撰写近代史教科书的总体架构,直到1980年,李时岳先生对三次高潮论提出不同看法,并认为这个时期历史进步的潮流应当是:洋务运动-戊戌维新一辛亥革命,从此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研讨进入新阶段。

——乔还田《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研究叙录》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2021-05-05更新 | 228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农垦建三江管理局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