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表是中共“一大”部分代表基本情况:

姓名出生年份籍贯备注
何叔衡1876湖南秀才,新民学会会员
董必武1886湖北秀才,曾加入中国同盟会,曾留学日本
李达1890湖南曾留学日本,《共产党》月刊主编
李汉俊1890湖北曾留学日本
毛泽东1893湖南师范毕业,新民学会组织者,《湘江评论》主编
包惠僧1894湖北记者,北京大学肆业,陈独秀指定代表
陈潭秋1896湖北师范毕业,武汉共产主义小组发起者之一
王尽美1898山东师范毕业,在济南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邓恩铭1901贵州中学生,在济南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刘仁静1902湖北北京大学学生

——据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等编制


根据材料并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实,对上述表格加以解释。(要求:可从背景、特点等角度进行分析)
2020·广西南宁·一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学者李剑农在论及中共成立时说:“受了俄国革命的刺激,思想上起了变化,一般人被国内的军阀和国外帝国主义压迫得不堪,于是新文化运动的急进分子,想把俄国的共产党作为导师,动员大多数尚没有阶级意识的无产者齐联合起来,造成无产阶级和军阀的决斗,和帝国主义的决斗。”下列各项理解正确的是
A.当时中国的无产阶级尚未产生阶级意识
B.反帝反封建的浪潮是中共成立的重要背景
C.共产党的成立推动了新文化运动走向急进
D.先进的中国人已找到了革命的正确道路
2020-05-13更新 | 665次组卷 | 10卷引用:【高频考点解密】2021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山东专用)-解密08列强侵华与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分层训练)
3 .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代表了中国历史前进的方向,有能力驾驭复杂局面、破解前进道路上遇到的一个又一个难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党的领导下,以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掀起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个高潮。……1923年2月4日爆发的京汉铁路三万名工人大罢工,使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达到顶点。2月7日,在帝国主义势力的支持下,军阀吴佩孚调动军警在京汉铁路沿线血腥镇压罢工工人。……“二七惨案”发生后,全国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这个时期党领导的工人斗争,提供了重要的经验教训。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带着这些经验教训,进入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大革命时期。

1922年1月,中国共产党派代表出席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召开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大会指明,中国“当前的第一件事便是把中国从外国的羁轭下解放出来,把督军推倒”,建立一个民主主义共和国。这对于党制定当时的革命纲领给予了直接的帮助。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大会通过对中国经济政治状况的分析,揭示出中国社会的性质,指出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但在现阶段的纲领即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二 在中国共产党光辉的历史上,几乎每一次危机,都成为之后党做出正确决策并迎来大发展、大进步的契机。

——摘编自姬轩亦《国祚密码》


(1)据材料一指出中共一大确定的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什么。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共二大提出“最低纲领”的背景,并指出其提出的意义。
(2)结合中国20世纪20年代后期的历史,简要说明党面对“危机”是怎样“做出正确决策并迎来大发展、大进步”的,并指出其体现出的党的思想路线是什么。
4 . 1922年,中共“二大”在宣言中指出:“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的最大要素。农民因为土地缺乏、人口稠密、天灾流行、战争和土匪的扰乱、军阀的额外征收和剥削、外国商品的压迫等原因,以至日趋穷困和痛苦。”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以发动农民运动作为党的中心工作
B.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重要地位
C.提出了由国民运动转向土地革命的方针
D.决定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2020-11-21更新 | 438次组卷 | 50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2010届高三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百年党史

材料一   近代上海是“一市三治”,分为华界、公共租界和法租界。


①中华全国学生救亡会⑤全国学生联合会总会
②孙中山寓所⑥上海兵工厂之江南弹药厂
③共产国际领导的中俄通讯社⑦中共一大会址
上海机器工会筹备会⑧上海商务印书馆
④《新青年》编辑部⑨沪江大学
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驻地⑩《星期评论》社
《共产党》月刊编辑部⑪怡和打包厂

(1)上海是中共一大召开地,也是中共早期中央领导机构所在地。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析其原因。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艰辛探索,创造了许多带有鲜明时代印记的词句。

①将革命进行到底②打倒列强,除军阀③改革开放
④枪杆子里面出政权⑤抗美援朝,保家卫国⑥乒乓外交
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⑧星星之火,可以燎原⑨另起炉灶
⑩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⑪调整、巩固、充实、提高⑫全民族抗战

(2)依据材料二,至少选取三个时期的词句,提炼出一个主题,展开论述。
要求:主题正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范例:
主题:******
词句:******(写序号)
论述:******
2021-04-11更新 | 440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银滩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B卷)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辛亥革命后的十年间,上海的商业服务业网点遍布全市,密度和广度在全国首屈一指,商业行业应有尽有,无所不包,成为中外闻名的万商之海。根据海关进出口统计数据,从1912年到1921年,上海的进出口净值从3.6亿关两增至6亿关两,十年间的平均比重占同期全国总额的40%以上。据《新青年》调查,上海开办的工厂数量逐年上升,到1919年,上海有各类工厂2291家,工人达18.1485万人,加上从事交通运输行业的工人11.625万人,上海工人总数已近30万人,而同期全国工人总数约56万人。

——据《上海通史》等整理

材料二

五四运动后,《新青年》编辑部从北京迁回上海。上海的一批马克思主义者以此为阵地,进行社会革命和唯物史观的宣传。1920年七八月间,上海的马克思主义者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促使革命思想和全市工人运动有效地结合,并积极推动北京、武汉、长沙等地共产主义组织的建立,为正式建党做准备。在当年亲历者的记忆中,早期的上海党组织发挥了临时中央的作用。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这座城市从此成为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活动的重要舞台。

——摘自熊月之等《中共一大的历史空间》


(1)上海是近代崛起的工商业城市,其经济举足轻重。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上海工商业经济发展的特点。
(2)人类是在特定的空间里创造历史,而历史又在不断地改变着人类的空间。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