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1923年,中共三大通过《妇女运动议决案》,该议决案指出:“为集中本党女党员之活动及系统的指导全国妇女运动起见,应设立妇女委员会以外,要在全国妇女运动中树立一精神的中心,应创办一种出版物,以指导并批判日常的妇女生活及妇女运动。”这表明
A.妇女运动成为革命工作中心B.中共注重培养女性革命力量
C.革命女性群众基础得以扩大D.男女平等思想深入民众心里
2022-04-02更新 | 264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美术经典中的党史

作品名称作品简介
   油画《启航一中共一大会议》。何红舟、黄发祥创作于2009年,作品采用写实主义手法,再现了中共一大南湖会议登船启航的这一历史瞬间
   油画《井冈山会师》。王式廓创作于1957年,作品描绘了毛泽东同志带领队伍欢迎朱德同志率领南昌起义队伍到达井冈山时的情景
   油画《遵义会议》。画家沈尧伊以独特的构图形式,描绘了遵义会议期间20位参会者各自的人物神态和内心世界
   油画《公元一千九百四十五年九月九日九时.南京》。画家陈坚以写实的手法,再现了抗日战争胜利后日本递交投降书的场面
   油画《开国大典》。画家董希文创作于1953年,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的盛大历史场景

(1)根据以上美术作品反映的中国共产党的重大史实,绘制党史年代尺,并对有关史实加以说明。
(2)任选一幅油画进行赏析,并谈谈你对美术作品所蕴含的史料价值的看法。
2022-03-17更新 | 495次组卷 | 6卷引用: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表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四个不同时期阶段特征的主题词,其中1921~1935年处应填写
1894~1912:推翻帝制,走向共和
1921~1935:
1939~1956:民族独立,获得新生
1978~2001: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A.五四风雷,抗日烽火B.星星之火,力挽狂澜
C.国共对峙,走向抗战D.开天辟地,渐趋成熟
2021-09-28更新 | 272次组卷 | 80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中共“一大”的革命目标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专政,由劳工阶级重建国家,直到消灭阶级差别。”《中共“二大”宣言》则修改为: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三、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从“一大”到“二大”,中共的革命目标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这一巨变表现在(     
A.体现了革命的性质是社会主义革命B.体现了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实现民族独立D.认识了中国国情,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下图中带★处反映了20世纪初期某类组织的分布状况。它们的历史作用是( )
A.促成了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B.奠定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基础
C.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D.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
2019-01-30更新 | 1865次组卷 | 18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新华社迎接十七大特稿《在历史关节点上——中国共产党八十六年回眸》一文中用以下一些关键词概括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关节点,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
B.力挽狂澜—进京赶考—日出东方—灯塔指引—星火燎原
C.日出东方—力挽狂澜—灯塔指引—星火燎原—进京赶考
D.力挽狂澜—日出东方—进京赶考—星火燎原—灯塔指引
2019-01-13更新 | 1023次组卷 | 52卷引用:云南省德宏州芒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无产阶级政党与旧政党的最大不同是:
A.代表先进阶级的利益
B.以反帝反封建为斗争对象
C.有自己明确的奋斗目标
D.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2018-12-01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1年7月中共一大时,党员50余人;1922年7月二大时,党员195人;1923年6月三大时,党员432人。此后至1924年5月中央扩大执行委员会召开,即国民党改组前后一年时间,党员基本上没有增加,一些地方还明显减少。

——王健英编《中国共产党组织史料汇编》

材料二:1927年初,中共中央通过决议声称:我们过去有一个根本错误,就是在国民革命和无产阶级革命之间划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以为今天只能做国民革命,仿佛多做了一点便违反了革命铁律。现在知道,革命就必须超越这个限制,不仅要努力争取无产阶级的实际领导权,而且要“做到工人农民及其他被压迫阶级的民主独裁制,集中铁路、航业、矿山、大工业于国家机关支配之下,以行向社会主义”。

——《中共中央政治局对于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七次扩大全体会议关于中国问题决议案的解释》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21到1924年中共党员人数的变化情况,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共决议产生的原因以及影响。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应运而生

90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也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一批先进的青年知识分子,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看到了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力量,看到了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希望,从而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促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这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并使社会主义思想成为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在五四运动开启的波澜壮阔的革命洪流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李长春同志在纪念五四运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继承与超越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的发展,是对辛亥革命的继承、扬弃和超越。中国共产党人“都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继承了辛亥革命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大无畏革命精神,继承了孙中山等志士仁人的革命遗志和正确策略。同时,在民主革命的理论指导、政治纲领、依靠力量、阶段目标等方面,超越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和资产阶级自身弊端。

——《辛亥革命100周年与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历史昭示》

材料三走什么路

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为“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进行了不断的探索,辛亥革命“走西方的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又经历了一个从“走俄国人的路”发展到“走自己的路”的过程。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的条件。

(2)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的理论指导、政治纲领等方面,超越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

(3)材料三中,中国共产党“走俄国人的路”和“走自己的路”分别指的是什么?你对中国“走什么路”的问题有何认识?

2017-12-12更新 | 16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