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为界分为两大阶段。在第二阶段中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逐步成为它的很有影响的新内容,它与“民主”“科学”的精神并不背离,而是其新发展。由于中国工人阶级在五四运动中特别是“六三”以后显示的力量以及先进知识分子的桥梁作用,特别是在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马克思主义逐步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1921年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

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20年代初诞生。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和被誉为“五四运动总司令”的陈独秀,理所当然地成为这个党的创始人。“南陈北李,相约建党”,构成中国共产党建党史上的一段佳话。

——摘编自彭明《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为主题,自拟论题,并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轨迹明显地呈U字形进程。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晚清时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民国时期),其基本特征是“上升”,在“沉沦”和“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19011920年),就是“沉沦”的谷底时期,也是“上升”的起始时期,是“沉沦”到“上升”的转折期。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代史知识,就材料整体或任意一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合理。)
2022-02-02更新 | 265次组卷 | 5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关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部分)

时间

对主要矛盾的认识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

1922年中共二大将人民大众同北洋军阀的矛盾确定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此制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1935-1945年

中共召开瓦窑堡会议及毛泽东发表《矛盾论》《关于农村调查》等文章,认为中国人民和日本帝国主义的民族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基于此,中共建立起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抵抗日本侵略

过渡时期

党把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作为社会主要矛盾,实施了社会主义改造,巩固了社会主义政权,恢复发展了国民经济

1978-1987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否定了长期以来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错误认识,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使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将社会主要矛盾表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此后,党的十二大、十三大又结合我国实际,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进一步完整和系统化,在此基础上,党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摘编自常春、张荣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探索及启示》


提取材料信息,任选一个角度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陈忠实长篇小说《白鹿原》故事片段如下:

白鹿原上,世代居住着白、鹿两姓子孙。时代变迁,清朝覆灭,民国建立。现任族长白嘉轩之子白孝文、乡约鹿子霖之子鹿兆鹏与白家长工鹿三之子黑娃情同手足,成年后各赴前程。

加入共产党的鹿兆鹏从城里带回革命火种,黑娃成为中坚力量,国裂后兄弟俩被迫逃亡。鹿子霖设计陷害下任族长白孝文,引发族内轩然大波……


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知识,从上述故事片段中提取一个情节,并指出它所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再评述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评述准确全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