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革命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23年中共三大指出“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一一个大群众的党”。1925年中共四大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发展和建立党的组织,党的基层组织由党小组改为党支部,有3人以上即可组织支部,同时简化入党程序,积极吸收工人、贫农和一般革命分子入党。这一变化表明中国共产党
A.认识到工农联盟的重要性B.致力于发展革命统一战线
C.着手探索农村革命的道路D.适应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2022-06-01更新 | 1032次组卷 | 26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渤海大学附属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1918年,陈独秀认为义和团是“可笑可惊可恼可悲的往事”。1924 年,陈独秀提出“义和团藐视条约,排斥外力外货及基督教,义和团排斥帝国主义者之走狗,都无可非难”。这一变化
A.意在号召民众反帝反封建B.符合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C.适应了北伐战争胜利进军D.表明陈独秀存在右倾主义倾向
2020-03-30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2020年高三3月线上教学质量监测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提出对现有其他政党,应采取独立的攻击的政策。1923年6月《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提出根据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议,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党的方针出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国外政治形势发生变化
B.严格执行共产国际的决议
C.孙中山同意与中共合作
D.认识到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4 . 地图是历史事件发生空间范围的体现,是时代发展变化的反映,也反映了历史发展趋势,也反映了历史发展潮流,仔细阅读以下地图,回答相关问题:

依据图片材料回答问题:

(1)依据材料一,如何理解国民大革命的含义?分析这次革命对以后革命影响?

(2)据材料二,从革命任务变化以及革命中心转移的角度说明长征历史转折意义?长征对中共发展有何影响?

(3)材料三中敌后抗日根据地分布特点?依据材料二和四说明中共军事力量发生质的变化,说明这一变化的原因?

(4)从以上材料反映历史事件,可以看出中国革命性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如图图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某一时期党员数量和成分构成变化的情况。根据所学知识判断,a年应该是
A.1924B.1927C.1934D.1937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辛亥革命时期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宣布接受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但到了1924年,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则宣布取消一切不平等条约。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辛亥革命的最终失败B.北伐战争的顺利进行
C.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D.列强侵略中国的加深
7 . 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无论在民主革命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体现出来的坚定信念和崇高人格,成为我们战胜艰难险阻并取得伟大胜利的精神动力。左图和右图反映了某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消长和成分构成变化的基本情况,其中a年和b年分别指
A.1921年和1922年
B.1927年和1928年
C.1937年和1938年
D.1949年和1950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