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革命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下面图示反映出重大事件是:
A.辛亥革命
B.北伐战争
C.第一次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
D.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019-08-21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8月北京市海淀重点中学 高二(历史)开学考
2 . 下图是一幅近代战争示意图,与此对应的时代主题是
A.“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B.“国民荣光,锦绣河山普照”
C.“共赴国难”D.“将革命进行到底”
2020-08-10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怀柔区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图是中国近代一次战争形势示意图。此次战争应是
A.甲午中日战争B.北伐战争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
2021-01-02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17年12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19-20高三·全国·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4 . 下图是中国近代史上某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局部示意图,黑色箭头所示军队连克长沙、武昌、九江、南昌,短短半年之内将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该事件是
A.北伐战争B.武昌起义C.南昌起义D.秋收起义
2020-11-07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新东方】高中历史201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如图是某次战争前夕中国政治形势示意图,此次战争是
A.甲午中日战争B.抗日战争C.北伐战争D.解放战争
6 . 如图为近代某一战争形势示意图。下列表述中与这场战争相关的是
A.促成了国共两党合作B.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
C.实现了孙中山的理想D.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
2020-03-17更新 | 78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第二十五中学2020届高三3月网络测试历史试题
7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主旋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注:图1为《左宗棠收复新疆示意图》;图2为《张自忠烈士陵园》

材料二:先生承接了太平天国的革命的正统,而淘洗了他们的帝王思想、宗教思想,整理了三合会、哥老会一类的民间的民族的结社,改进了他们的思想,使入于革命的正轨。

——李大钊《孙中山先生在中国民族革命史上之位置》

材料三:史学争鸣: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从君主到民主”社会转型的成功开始,也有人认为“辛亥革命只赶走了一个皇帝,剪了一条辫子,革命失败了。”

材料四:从这时候起(注:1920年前后),中国社会内部发展明显呈现上升趋势,中国人民民族觉醒和阶级觉醒的步伐明显加快了。在这以后,帝国主义的侵略还有加重的趋势,但人民的觉醒,革命力量的奋斗,已经可以扭转“沉沦”,中国社会的积极向上一面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了。

——张海鹏《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分期及其“沉沦”与“上升”诸问题》


(1)请为材料一的这组图片拟定一个恰当的主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太平天国运动相比,辛亥革命的领导阶级、斗争目标有哪些变化。
(3)你同意材料三中的哪种观点?请结合史实说明你的理由。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觉醒后的中国人在扭转“沉沦”方面做出了怎样的努力。
2019-08-13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第九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周练历史试题
8 . 阅读《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出发地是广州
②革命的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③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往北京
④国民革命军的势力由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0-02-10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耀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下图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时期某一战争的局部示意图,据图中信息判断,这一战争是
A.太平天国运动中北伐战争B.国民革命运动中的北伐战争
C.湘赣边秋收起义D.淞沪会战
10 .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是近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材料一:据统计,1858~1911年间全国民族资本所设立的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民用工矿企业有953家,创办资本总额为2亿多元。而1901~1911年就设立了650家工矿企业,资本总额为1.4亿多元,其中江苏162家,湖北82家,广东54家,四川42家,直隶37家,浙江36家,奉天(今辽宁)30家,福建22家,安徽21家,山东20家,湖南11家,江西10家。

我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与生产能力发展变化示意图和中国无产阶级队伍人数的变化情况



阶段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
时间1842—1894年1895—19111912—1919
人数10万60万200万

材料二:社会主义的讨论,常常引起我们无限的兴味。……隔着纱窗看晓雾,社会主义流派,社会主义意义都是纷乱,不十分清晰的。正如久壅的水闸,一旦开放,旁流杂出,虽是喷沫呜溅,究不曾是自定出流的方向。其实一般的社会思想大半都是如此。

——瞿秋白《饿乡纪程》

材料三:对现有其他政党,应采取独立的攻击的政策。……我们应始终站在完全独立的立场上,只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1921年7月)

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曾感此必要,遵行此议决,此次全国大会亦通过此议决。

——《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1923年6月)


(1)根据材料一第一段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01~1911年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根据材料一饼状图和表格的信息,从政治、思想方面分析民族工业发展对我国民主革命转型所产生的影响。
(2)材料二中,瞿秋白所讲的“隔着纱窗看晓雾”反映了当时中国思想界和爱国知识分子的什么状况?“久壅的水闸……不曾是自定出流的方向”又是什么含义?
(3)判断材料三两段材料分别是中国共产党哪次会议通过的决议,并指出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的政策发生了什么转变。
2019-08-14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测试模拟(三)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