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革命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 道试题
1 . 1923年中共三大召开时,全国有党员420人;1925年中共四大召开时,全国有党员994人;1927年中共五大召开时,全国有党员57967人。这种变化的背景是(       
A.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B.国民革命的发展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D.土地革命的兴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南方革命力量曾多次举行北伐,但均未获得成功。而从1926年7月开始的北伐,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就消灭了吴佩孚和孙传芳两个军阀集团,打败了北洋军阀政府,究其决定性因素是(     
A.国共两党密切合作B.北洋军阀统治的腐朽
C.人民群众广泛支持D.各派系间的军阀混战
3 .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1924年国共合作,1927年中国共产党开创中国革命新道路,1935年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这表明(       
A.马列主义已成为指导思想B.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C.反帝反封建取得基本胜利D.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24—1927年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在此期间出现了全国性的革命高潮。下列对这个时期的表述正确的是
A.彻底消灭了帝国主义支持的封建旧军阀
B.国民党及其政权的性质发生极大的变化
C.以赶走帝国主义和推翻国民政府为目标
D.以国共合作开始,以“清党”“分共”告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毛泽东曾在1926年发出号召:“要立刻下了决心,向党里要到命令,跑到你那熟悉的或不熟悉的乡村中间去……引导他们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向土豪劣绅争斗,引导他们与城市的工人、学生、中小商人合作建立起联合战线……”这表明此时的毛泽东
A.反对城市中心论B.动员民众进行土地革命
C.注重根据地建设D.已认识到农民的革命力量
2022-01-01更新 | 486次组卷 | 14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1927年初,汉口、九江人民经过斗争强行收回英租界。同年3月,英国人于北伐军到来之际主动放弃了镇江英租界管理权。不久,中国政府收回了镇江英租界主权。据此可知,镇江英租界的收回主要得益于
A.国共合作的推动B.民主意识的觉醒C.中国国力的增强D.外交策略的得当
2021-11-18更新 | 307次组卷 | 7卷引用: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孙中山在国民党“一大”上提出“清查户口,整理耕地”“改良农村组织,增进农人生活”“制定劳工法,改良劳动者之生活状况,保障劳工团体,并扶助其发展”等要求。这些主张有利于
A.促进近代前期中国农业发展B.推动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C.加速辛亥革命高潮的到来D.激发民众参加国民大革命
8 . 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日渐自觉的理性民族主义时代的到来,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巴黎和会前后的爱国运动,遍及海内外所有中国人中间,国人对以往的外交政策及本国政府不再抱有希望。既如此,只有自己行动起来,“国民外交”成了一个响亮口号。爱国各阶层将帝国主义侵略和对中国主权领土的破杯视为外敌与内奸共同作用的结果,这表明此时中国民族主义运动发展到国民整体主动地将反帝反封建斗争结合起来的新阶段。

——摘编自卫金桂《论五四时期的中国民族主义》

材料二   20世纪20年代的国民革命,在“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共同目标下,工人、农民、青年学生以及商人、妇女等各个阶层的广大民众都被动员起来。当时的国共两党,一个关注上层,一个关注下层;一个重视军事,一个重视民众。北伐战争的迅猛推进,时论认为“枪与笔联合起来,所以到处如入无人之境”。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三   日军侵华暴行,没能摧毁中华民族的抗战意志。正是因为“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所以爱国救亡运动风起云涌,抗日烽火在各地燃烧。地不分南北,人不分民族,唤起了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的新的民族觉醒。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沈祖炜《抗日战争与中国的民族主义》

材料四   五四运动以来的100年,……中国青年满怀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积极投身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事业……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有家国情怀,也要有人类关怀,发扬中华文化崇尚的四海一家、天下为公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据材料一,概括五四时期中国民族主义的基本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这一时期中国民族主义高涨的社会背景。
(2)据材料二,归纳国民革命运动促进中国民族主义发展与深化的集中表现。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日战争是如何促进民族主义发展的?
(4)据材料四,谈谈新时代下我国民族主义的新发展。
2021-10-28更新 | 253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1923年,孙中山曾说:“我们的革命运动……人数极少……现在中共组织工农运动,群众一起来,动辄成千逾万;开滦罢工、‘二七’罢工规模浩大,震惊中外,其势尤不可侮!”为此,孙中山
A.积极肯定中共的群众工作B.热心于组织领导工农运动
C.走上了与中共合作的道路D.开始进行伟大的北伐战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我们希望社会上的革命分子,大家都集中到中国国民党,使国民革命运动得以迅速实现;同时希望中国国民党断然抛弃依赖外力及专力军事两个旧观念……以树立国民革命之真正领袖地位。”上述中共“三大”宣言内容反映中共
①认为国民党是一个革命政党   ②希望国民党进行改组
③主张与中国国民党实现合并   ④承认国民党的领导地位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021-06-03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蒲江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