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革命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南方革命力量曾多次举行北伐,但均未获得成功。而从1926年7月开始的北伐,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就消灭了吴佩孚和孙传芳两个军阀集团,打败了北洋军阀政府,究其决定性因素是(     
A.国共两党密切合作B.北洋军阀统治的腐朽
C.人民群众广泛支持D.各派系间的军阀混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有誓词称:“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誓词涉及的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B.辛亥革命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
2022-01-20更新 | 236次组卷 | 47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第五十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与辛亥革命相比,国民革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建立了真正的民主共和国B.无产阶级掌握了革命领导权
C.制定了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D.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孙中山领导的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的革命运动均以失败告终,也使孙中山看到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认识到了西方政治的弊端。而这时十月革命爆发,使他看到了无产阶级的力量,并在共产国际和共产党人的帮助下,召开了国民党一大。在这次大会上
A.有众多共产党员参加了会议B.会议决定正式开始北伐进军
C.孙中山完全接受了中共的思想D.国共之间完全消除了政治分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歌谣“国共联手为革命,荡平军阀促统一”反应的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B.西安事变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重庆谈判
6 . 据民国十六年一月《中国农民问题》记载:“凡我军所到,农民必担茶担水,以相慰劳,跋涉险阻,以为向导。常有手持木棍,截击敌兵,夺其枪械,以为我军效力。”材料中“我军”及所涉及事件分别指
A.湖北新军与武昌起义
B.国民革命军与北伐战争
C.工农红军与南昌起义
D.中共八路军与抗日战争
8 . 如图是陈东鹏同学拍摄的《国民党“一大”旧址照片》,同学们就这张照片进行讨论时以下评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A.这次会议召开于1924年广州
B.参加这次会议的既有国民党员也有共产党员
C.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三民主义思想的终结
D.这次会议的召开是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的标志
9 . “20年代中期……对莫斯科来说统一战线是他们在中国价格不菲的珍珠。诚然,中共是苏联的宝贝,但是苏联人并没有高估这个婴儿的能力。就目前来说,国民党似乎重要得多。”该材料从某个角度说明
A.陈独秀犯右倾错误的原因
B.苏联更倾向于支持国民党
C.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必然性
D.苏联反对意识形态革命
10 . 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这“三次高潮”的相同点是(  )
A.领导阶级和革命前途
B.革命结果与指导思想
C.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
D.革命对象与领导阶级
2019-10-08更新 | 1377次组卷 | 99卷引用:甘肃省临夏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