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革命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7 道试题
1 . 有誓词曰:“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誓词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武昌起义
B.卢沟桥抗战
C.南昌起义
D.北伐战争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2 . “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实现了国共两党的第一次握手。第一次国共合作虽然以破裂告终,但它展示出了革命政党联合起来产生的巨大力量。”国共两党第一次握手的目的是
A.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和统一中国
B.举行重庆谈判,争取早日结束战争
C.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实现中华民族解放
D.举行北平谈判,尽快实现祖国统一
3 . 1926年,毛泽东在《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一文中指出,若“论功行赏,如果完成民主革命的功绩作十分,则市民(工人)及军事的功绩只占三分,农民在乡村革命的功绩要占七分。”这反映了毛泽东
A.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B.认为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C.在阐述国民革命运动的功绩
D.否定无产阶级在革命中的作用
2018-11-11更新 | 337次组卷 | 20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如图直观地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对其解读错误的是

A.国共合作推动第一、二次革命高峰的出现
B.第一次低谷是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C.第二次革命高峰是全民族抗战的实现
D.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曲折中走向胜利
2018-11-01更新 | 564次组卷 | 18卷引用:四川省资阳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5 . 1927年《大公报》发表社评,“国民党人习闻宣传之法,稍稍用之,颇奏奇效”;北方军阀针锋相对,印发各类“讨赤”标语、“讨赤”文、“讨赤”画,因通俗易懂,可能比南方“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之类的口号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材料主要反映了国民革命时期
A.舆论宣传左右战争进程
B.社会群众思想愚昧无知
C.南北双方重视舆论宣传
D.反帝口号脱离群众认知
6 . 一位学者曾发表这样的感慨“一场运动,使一个缺乏群众基础的‘在野党’,发展成为一个全国性的‘执政党’;(另)一个由少数知识精英聚集的幼年的党迅速成长为中国政治舞台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成千上万工农群众卷入这场洪流,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这一事件使近代中国
A.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取得第一次反对外来侵略的完全胜利
C.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D.革命的中心由珠江流域转到长江流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1923年底,孙中山认为,“俄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则十二年尚未成功,何以故?则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前此因无可仿效。法国革命八十年成功,美国革命血战八年而始得独立,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其意在
A.走苏俄革命的道路B.放弃资产阶级代议制
C.加强革命的领导核心D.改变反封建的斗争目标
2018-06-09更新 | 12118次组卷 | 122卷引用:四川省德阳五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8 . 1926年3月,广东某报纸报道:“各县之商民协会组织正式成立者,已有十余处,昨商民运动委员会开第五次常会,讨论筹备广东省商民协会,议决由中央党部商民部、省党部商民部、广州市党部商民部及广州商民协会,各派二人为省商民协会筹备员。”上述报道的现象
A.是国共合作北伐的典型体现
B.以工农运动的发展为基础
C.说明国民党组织在全国扩展
D.有利于国民党主张的宣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经济落后之半殖民地的农村封建阶级,乃其国内统治阶级国外帝国主义之唯一坚实的基础,不动摇这个基础,便万万不能动摇这个基础的上层建筑物。中国的军阀只是这些乡村封建阶级的首领,说要打倒军阀而不要打倒乡村的封建阶级,岂非不知道轻重本末?材料
A.主张全力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B.说明国民革命的根本任务是打倒列强除军阀
C.指明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对象
D.找到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正确道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22年出版的《先驱》创刊号上,已经提出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下列与此观点一致的是
A.中共领导工人运动
B.国民革命运动兴起
C.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
D.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