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革命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湘赣边界的秋收暴动是在共产党的旗帜下进行武装斗争的伟大尝试,它在开始时也是以攻占大城市为目标的,在暴动遭到严重挫折时,毛泽东能够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开始闯出一条与农民相结合,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的道路。这条道路代表了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

——摘编自黄允升等《红色档案:毛泽东与中共早期领导人》

材料二   1927年11月9日至10日,瞿秋白在上海召集了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作出《中国现状与共产党的任务决议案》,强调了“暴动”的重要性:城市工人暴动的发动非常之重要;轻视城市工人,仅仅当作一种响应农民的力量,是很错误的,城市工人的暴动是革命的胜利在巨大暴动内得以巩固和发展的先决条件。当然,最激烈地主张暴动的,是共产国际新任全权代表罗明纳兹。会后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共新中央,向各地党组织发出了一系列要求组织暴动的指令,但都——痛遭失败。

——摘编自叶永烈《历史选择了毛泽东》

材料三   遵义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是完全正确的。这次会议开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央的新的领导,是中共党内最有历史意义的转变。遵义会议后,党中央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的政治路线,是完全正确的。“左”倾路线在政治上、军事上、组织上都被逐渐地克服了。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中共中央出现路线错误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遵义会议召开的背景。
(3)根据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中体现出的特点,并总结这一探索产生的历史作用。
2 . 阅读下列材料,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总而言之,国共合作主导下的国民革命,是一场更富有现代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性质的大革命。与辛亥革命相比,这场革命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变迁更加密切相关,革命的社会动员程度和民众参与积极性更加高涨,是在对政治共同体作出新的解说(新三民主义)的前提下,由一个新的政治上层来取得政权,建立起更强有力的政治体制。它反映的历史主流,是在中国建立起对外自主独立的、对内具备有效权力和权威体系的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

——陈勤、李刚、齐佩芳著《中国现代化史纲·无法告别的革命》

材料二   但无论如何,中国都能与两者(苏联人民战线与英美民主联盟)很好地协调起来。中国是一个合格的反法西斯主义国家,同时,它能被英美民主联盟接受为一名,不妨说,光荣的成员。至少在亚洲的环境中,蒋介石领导下的统一的中国表现出战时所能期望的民主。当时尽管很少有人声称中国正在为民主而战,但是十分明显,中国人民正拒绝屈服于犯下像“南京暴行”那样的抢劫和屠杀罪行的法西斯侵略者。整个1938年,中国人民的英勇抵抗赢得了美国和英国的敬佩。

——(美)费正清、费维恺编《剑桥中华民国史》


问题:
(1)国共第一、二次合作的主要目的分别是什么?与第一次国共合作相比,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特点有什么显著的差异?
(2)新课标主要运用了文明史观之史学范式,上述出两则材料又运用何种不同的史学范式(史观),试指出来。
(3)国共前两次合作破裂,带来什么严重后果?从国共分合的史实中,你得到什么认识?
2019-06-15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是一个比较革命的党……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1923年6月)

材料二   总而言之,国共合作主导下的国民革命,是一场更富有现代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性质的大革命。与辛亥革命相比,这场革命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变迁更加密切相关,革命的社会动员程度和民众参与积极性更加高涨,是在对政治共同体作出新的解说(新三民主义)的前提下,由一个新的政治上层来取得政权,建立起更强有力的政治体制。它反映的历史主流,是在中国建立起对外自主独立的、对内具备有效权力和权威体系的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

——陈勤、李刚、齐佩芳著《中国现代化史纲·无法告别的革命》

材料三   但无论如何,中国都能与两者(苏联人民战线与英美民主联盟)很好地协调起来。中国是一个合格的反法西斯主义国家,同时,它能被英美民主联盟接受为一名,不妨说,光荣的成员。至少在亚洲的环境中,蒋介石领导下的统一的中国表现出战时所能期望的民主。当时尽管很少有人声称中国正在为民主而战,但是十分明显,中国人民正拒绝屈服于犯下像“南京暴行”那样的抢劫和屠杀罪行的法西斯侵略者。整个1938年,中国人民的英勇抵抗赢得了美国和英国的敬佩。

——(美)费正清、费维恺编《剑桥中华民国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形成的原因,并分析国民革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三,概括抗日战争中国最终取得胜利的原因。并回答从两次国共合作的史实中,你可以得到什么认识?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也时常被作为群众运动的范例,最终走向革命化,成为中国革命过程中的惯常形式,以及最重要的革命遗产之一。“五四”运动之后,学生运动在较长时期内都是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是政治参与和社会动员的重要形式。

——刘一皋《“五四”运动中的学生群体行为分析》

材料二:20世纪20年代的国民革命,在“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共同目标下,工人、农民、青年学生以及商人、妇女等各个阶层的广大民众都被动员起来。当时的国共两党,一个关注上层,一个关注下层;一个重视军事,一个重视民众。北伐战争的迅猛推进,时论认为“枪与笔联合起来,所以到处如入无人之境”。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五四”运动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并结合所学指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2)根据材料,概括北伐战争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并结合所学指出其在反帝方面取得的具体成果。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辛亥革命,似乎是一种民众的联合,其实不然。辛亥革命乃留学生的发踪指示,哥老会的摇旗唤呐,新军和巡防营一些丘八的张弩拔剑所造成的,与我们民众的大多数毫无关系。我们虽赞成他们的主义,却不曾活动。他们也用不着我们活动。然而我们却有一层觉悟。知道圣文神武的皇帝,也是可以倒去的。大逆不道的民主,也是可以建设的。我们有话要说,有事要做,是无论何时都可以说可以做的。

——毛泽东《民众的大联合》(原载《湘江评论》,1919年7——8月)


(1)根据材料一概括辛亥革命在思想层面的贡献,并结合所学指出毛泽东撰写此文的背景及主要目的。

材料二   20世纪20年代的国民革命,在“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共同目标下,工人、农民、青年学生以及商人、妇女等各个阶层的广大民众都被动员起来。当时的国共两党,一个关注上层,一个关注下层;一个重视军事,一个重视民众。北伐战争的迅猛推进,时论认为“枪与笔联合起来,所以到处如入无人之境”。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2)结合所学,指出北伐战争在反帝方面取得的具体成果。并综合上述材料,简述国民革命与辛亥革命相比有何进步?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商界及学界的人何以不起来反对军阀呢?他们在专制政权下作了几千年的顺民,不知道什么是民权,忽然要他们起来做国家的主人翁,好像一个不会游泳的人在海洋的大波涛之中去游泳,势非淹死不可。

——《中国近代史大纲》

材料二   作为一种社会政治组织,民国时期的政党在社会结构中真正起到扭转乾坤作用的,是中国共产党。

——《中国通史》

材料三   我已嘱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绊。为达到此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

——孙中山《致苏俄遗书》(1925年3月)

材料四   习近平在建党95周年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中共在民主革命进程中遭遇多次危机,最终取得了革命的成功。

——习近平建党95周年讲话完成下列要求:


(1)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一,20世纪初“工商界及学界”起来进行反抗的表现是什么?是否真的被“淹死”?结果如何?
(2)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为“扭转乾坤”制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它的成立有何意义?
(3)据材料三,指出在孙中山晚年为了“民族革命”的继续,在政治上有什么重大发展?影响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四,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共遭遇重大危机进行长征。长征途中,中共为摆脱危机召开了什么会议?有何意义?针对一个政党在危机中的转折,你有何认识?
2019-05-06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邗江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黄埔军校在中华民族复兴的征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徐向前(黄埔军校一期学生,共和国开国元帅之一)回忆道:“记得孙中山讲三民主义……明确表示以俄为师,使我更坚定了报考黄埔军校的决心……后来,蒋介石嫡系部队里的许多将领,都是黄埔生……共产党员蒋先云同志北伐战争时当团长,负了伤,坐着担架指挥冲锋,牺牲时年仅28岁。”

——摘编自《红色记忆:中国共产党历史口述实录(1921~1949)》

材料二   徐向前、许光达等百余名黄埔同学召开大会,宣布成立延安黄埔同学分会。……大会致电校长蒋介石表示要加强黄埔同学团结,促进全国团结抗战的通电。

——摘编自陈伙成、王建强《中国共产党与黄埔军校》

材料三   1984年,黄埔军校同学会在北京成立,徐向前元帅担任会长……在台湾,1991年,邓文仪等在台黄埔同学成立了“中华黄埔四海同心会”,两岸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二十多年来,发扬黄埔精神……架起了一座海峡两岸及海内外黄埔同学沟通联系的桥梁,成为黄埔同学的精神家园。

——摘编自王国举《论黄埔精神对祖国统一的贡献和意义》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黄埔军校对中国革命作出的贡献。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两岸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的政策因素和它们能够成为黄埔同学的精神家园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黄埔精神的主要内涵。
2019-04-10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模块测试(A卷)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党纲领如下: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

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

——《中共一大纲领》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民的目前利益计,引导工人们帮助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中国共产党……在这个联合战线里奋斗的目标是:

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

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

统一中国本部为真正共和国

——《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纲领》


请回答:
(1)材料一的重大意义是什么?有何不足?
(2)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根据是什么?此纲领是怎样具体实践的?结果如何?
(3)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探索中走上什么正确道路?标志性事件是什么?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9 . 中国共产党诞生后,经历了岁月的考验,不断发展壮大。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昨天的同盟者——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被看成了仇敌,昨天的敌人——帝国主义者和封建主义者,被看成了同盟者。从此以后,生气勃勃的中国大革命就被葬送了。但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井没有被吓倒,被杀绝。他们高举起革命的大旗,举行了武装的抵抗,组织了人民的政府,实行了土地制度的改革,创造了人民的军队——中国红军,保存了和发展了中国人民的章命力量。

——《毛泽东选集》

材料二 通过年的抗战,中国共产党全国党员发展到121万厂中共领事的军队发展到127万人,并组建了200万民兵;且拥有了除陕甘宁以外的大小18个抗日根据地5同时;中共还在政治、思想理论上成熟起来,抗战时期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敌后战场逐渐成长为疼日战争的$战场,中国共产党逐步发展成为夺取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力量。

——章开沅《中国近现代史》

材料三 1948〜1949年冬季的几个战役结束后,随后的一切急转直下。由于主要力量被摧毁,蒋介石政府的倒台已是不可海免的结局。1949年1月14日,共产党人公布了、他们的和平条件。国民政府拒绝了这些条件,截止日期一过,人民解放军立即开始渡江作战。4月24日便占领了国民党的首都南京。

——《剑桥中华民国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大革命”指的是哪一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怎样的理论为革命指明方向。
(2)据材料二,谈谈如何理解中共成为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力量。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在敌后战场取得的重大成果。
(3)据材料三,概括蒋介石政府倒台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世界政治角度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重要意义。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表一1927年中共“五大”党员成分

党员总数57967名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中小商人其他
所占比例(%)50.818.719.13.10.57.8
党员性别比(%)男党员91.73女党员8.27

表二1928-1930年工人占全体党员比例的变化

党员总数130194名1928年6月1929年1930年7月1930年9月
工人所占比例(%)10.97.08.51.6
农民所占比例(%)≥70


(1)根据表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党员成分构成比例所反映出的信息。
(2)根据表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时期中国民主革命的变化。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革命的认识。
2018-12-25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联赛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