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革命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 道试题
1 . 进入20世纪,“革命”成为中国的焦点。
《周易・革》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大意:商汤灭夏、武王灭商,顺应 “天”的规律,符合人民意愿)
树立山人《尊革命》(1901年)故有易姓而非革命者,如汉灭秦、魏灭汉、晋灭魏……有革命而不必易姓者,如日本自神武天皇以来二千余年皆一姓相传,专制为治; 而明治维新之后,由专制政体改而为立宪政体是也。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利利霞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观于昏昧之清朝,断难行其君主立宪政体,故非实行革命、建立共和国家不可也。
《中国共产党党纲 草案》(1923年7月)此时中国重要的工业机关,大部分都在列强或军阀官僚手里,很少在中国资产阶级手里;农民正面的敌人,更是列强与军阀官僚,故中国的无产阶级应当最先竭全力参加促进此国民革命,并唤醒农民,与之联合而督促苟且偷安的资产阶级,以引导革命到底;以革命的方法建立真正平民的民权,取得一切政治上的自由及完全的真正的民族独立。
(1)结合材料和所学,指出从古代到晚清,“革命”这一词语含义的变化。
(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分析《中国共产党党纲草案》阐述的革命的内涵。
2023-05-08更新 | 321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