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革命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923年,孙中山曾说:“我们的革命运动……人数极少……现在中共组织工农运动,群众一起来,动辄成千逾万;开滦罢工、‘二七’罢工规模浩大,震惊中外,其势尤不可侮!”为此,孙中山
A.积极肯定中共的群众工作B.热心于组织领导工农运动
C.走上了与中共合作的道路D.开始进行伟大的北伐战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1924年以后,中国共产党方面推动国民党中央先后设立了农民部、工人部、青年部妇女部和商人部,工运农运计划及相关政策法规也相继出台:另一方面共产党员积极从事国民党不愿意做的下层民众动员工作。这说明
A.国共合作缺乏群众基础B.国民党背离了“三大政策”
C.中共重视组织群众运动D.国民党反对开展工农运动
2021-07-06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高中教科研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26年7月中共中央制定的《目前农运计划》指出:在目前状况之下,农民运动发展应取集中的原则,全国除粤省外,应集中在湘、鄂、赣、豫四省发展;次则陕西、四川、广西、福建、安徽、江苏、浙江七省亦应以相当的力量去做。据此可知,当时中国共产党
A.在农村地区力量较为薄弱B.决定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C.调整策略以适应北伐需要D.集中力量建立革命根据地
2021-06-15更新 | 1286次组卷 | 20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灵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据1927年6月的调查,全国有五个省(粤、湘、鄂、赣、豫)成立了省级农民协会,全国农会会员总数约940万,分布在17个省区。全国主要省区农会会员数量状况如下表所示。当时中国社会的这一状况主要省区农会会员数量状况(单位:万)
A.巩固并扩大了革命统一战线B.导致了国民大革命直接失败
C.为工农武装割据奠定了基础D.是中共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2021-05-27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合肥艺术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一百年前发生的五四运动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起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954日, 北京大学等10余所学校的3000多名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演讲。不少市民闻讯而来,或围观或加入。各地学生也都纷纷响应北京学生的行动,各地商、工各界多有参加声援者。这表明,从巴黎和会决议的祸害中,产生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使他们为了共同的行动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了。

——摘编自汪朝光著《中国近代通史·民国的初建》

材料二   1924-1927年国共合作实际上是以”国民革命“ 为号召的民族革命,北伐战争即为这场革命最具体的实现手段。北伐战争这一军事统一过程,从一个侧面清楚地反映出,中国社会民族主义观念广泛发酵,多数社会大众对国家统一运动明显抱以期待和欢迎的态度。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

材料三   19377 月开始的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在历次帝国主义侵华过程中时间最长,但中国人民没有被打趴下,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这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各阶级、各民族人民团结起来共同奋斗争取得来的。在这个过程中,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空前觉醒了,抗战胜利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

—摘编自张海鹏《走向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一论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的时代背景,分析五四运动多有“声援者”表现出的显著特点,分析五四运动对中国的民主革命的推动作用。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族革命”的政治基础,并概括其主要意义。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军事方面说明抗日战争胜利是“ 共同奋斗”取得的。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推动近代中国走向民族复兴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6 . 如图漫画刊载于1926年《中国农民》第3期。该漫画的创作旨在
A.提高农民参与革命的热情B.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
C.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D.推动国共合作的实现
2021-04-21更新 | 444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蚌埠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23年,中共领导人之一的邓中夏指出:在中国受军阀与帝国主义两种惨酷压迫下,(中国共产党)一面仍集中精力继续为劳动(工人)运动筑下一个坚固不拔的深厚基础,一面却不能不分出精力从事农民运动、学生运动,甚至于商人运动,为革命战线上添加几个有力的援军。这表明邓中夏
A.对近代中国国情认识较为客观B.要求进一步巩固革命统一战线
C.认识到苏俄革命道路存在缺陷D.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在华传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表为中国近代某一历史时期,一些阶层占国民党党员的比例统计表(整理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的《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这一情况的出现主要是(  )
阶层农民工人学生商人军、警、法、政、自由职业者等
占国民党党员的比例40%23%25%10%极低

A.辛亥革命成功的有力推动B.新三民主义思想的指导
C.国民大革命高潮到来的结果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9 . 1924-1927年间,一场国民大革命席卷全国。其声势之浩大、影响之广泛,在民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这场“革命”
A.推翻了封建主义的统治B.确立了中共的领导地位
C.消灭了帝国主义的势力D.受到了国共合作的推动
10 . 民国十六年1月5日中共江浙区委就最近局势与工作方针发出通知,指出各地应趁此机会开展民众工作,发展组织。14日,区委决定:加紧对铁路的破坏工作,重点是南京、无锡。这一时期革命斗争重在
A.推动国民革命运动进程B.开辟武装夺取政权道路
C.尝试开展中心城市暴动D.探索建立农村革命政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