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革命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0 道试题
1 . 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使“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一“革命的火焰”
A.促进了国共两党进一步合作B.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
C.实现了孙中山的革命目标D.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
2019-01-30更新 | 3687次组卷 | 94卷引用:纲要上-每周一练(十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与辛亥革命相比,国民革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建立了真正的民主共和国B.最广泛地发动了人民群众
C.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D.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2019-01-30更新 | 2143次组卷 | 40卷引用:纲要上-每周一练(十一)
3 . 1926年6月湖南、湖北农会会员人数分别为3.8万人和0.4万人,1927年6月两省农会会员人数分别增加至451万人和250万人。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B.革命中心区域的转移
C.农村革命根据地创建
D.苏俄革命道路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1923年底,孙中山认为,“俄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则十二年尚未成功,何以故?则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前此因无可仿效。法国革命八十年成功,美国革命血战八年而始得独立,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其意在
A.走苏俄革命的道路B.放弃资产阶级代议制
C.加强革命的领导核心D.改变反封建的斗争目标
2018-06-09更新 | 12129次组卷 | 122卷引用:专题02目的意图类选择题-高考历史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26年,《益世报》记载:“孙(传芳)刻下旷观大势,颇欲于短期间内,休养生息,蓄养五省之精力,不欲有事于他方,故对北吴南蒋,极尽敷衍之能事。”这种现象反映了
A.国民政府进行北伐的必要性B.北伐战争具有深入发展的可能性
C.北洋军阀间的割据混战状态D.北伐战争遭到严重挫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25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成立,8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将辖下各地方军队名目取消,统一更名为国民革命军,初期国民革命军在军、师两级设党代表及政治部、进行政治教育和政治领导,党代表及政治部的设立
A.使国民革命军主要是受中共领导B.是学习美英等国军队建设的结果
C.有利于提高国民革命军的战斗力D.使国民革命军成为工农革命武装
2018-03-05更新 | 217次组卷 | 3卷引用:热点04“福建舰“航母下水——海防与强军-2023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群众”一词在1919年以前很少使用。但到了1925年,“群众”的使用次数达到最高峰,常用作“工农群众”“劳动群众”等。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B.辛亥革命的推动
C.国民大革命的兴起
D.红色根据地的建立
9 .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大事记(部分)
时间大事
五月五、六日北京总商会为学生被捕事开紧急会议,决以实力赞助学生。
五月七日上海举行国民大会。天津、南京等城市群众也先后集会声援北京学生。
五月二十日北京、武汉等地商界议决抵制日货办法。
六月五日上海工人开始罢工,要求释放学生,罢免曹、章、陆。各地工人纷纷响应。

——摘编自彭明《五四运动史》


材料二 1924年国民党的改组对孙中山重振声威大有帮助,可以统一所有的革命力量在孙中山的领导之下。国民党重视并开展民众运动,也是在改组之后出现的新现象。这一时期,中国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日趋高涨,各界民众反帝爱国的积极行动越来越踊跃。民众运动的开展,为北伐的酝酿与进行创造了十分有利的环境。

——摘编自朱英《北伐之前的国民党与民众运动》


材料三 1924~1927年国共合作实际上是以“国民革命”为号召的民族革命。这场革命的直接斗争目标就是所谓“打倒列强除军阀”,北伐战争即为这场革命最具体的实现手段。北伐战争这一军事统一运动,从一个侧面清楚地反映出,中国社会民族主义观念广泛发酵,多数社会大众对国家统一运动明显抱以期待和欢迎的态度。

——摘编自王建郎、黄充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五四运动的进程具有哪些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爱国民众积极参与五四运动的直接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的政策举措。据材料二,归纳国民党改组带来的积极作用。
(3)据材料三,这场革命的实质任务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推动近代中国走向民族复兴的主要因素。
2017-05-09更新 | 630次组卷 | 21卷引用:纲要上-第七单元测试卷
10 . “国共两党,一个关注上层,一个关注下层;一个重视军事,一个重视民众;一个注重枪杆,一个注重笔杆;一个擅长武斗,一个擅长文斗。”以上描述的现象应该发生在(   
A.国民革命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D.土地革命时期
2016-12-13更新 | 286次组卷 | 20卷引用:三年(2021-2023)学考真题分类汇编之第20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