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的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毛泽东曾说,“严格地讲,我们研究党史,只从一九二一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从五四运动说起可能更好”。对此论述的理解,正确的有
①五四运动直接促进中国的制度变革和民众觉醒
②五四运动动摇了北洋政府的统治
③五四运动促进了革命理论与工人运动的结合
④五四运动推动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有机社会建设的序幕,紧随其后的应是自下而上、循序渐进地进行社会改造,但必须铲除中国的专制制度。真正的社会改造运动必须从改造自己做起,以对自己言行充分负责的精神来推动社会的进步。该学者意在说明五四运动
A.践行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
B.使革命成为了社会变革的主流方式
C.成为新旧民主革命之间的桥梁
D.推动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结合
2019-07-30更新 | 210次组卷 | 17卷引用:【市级联考】河北省石家庄市2019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毛泽东曾经指出:“没有五四运动,第一次大革命是没有可能的。五四运动的的确确给第一次大革命准备了舆论,准备了人心,准备了思想,准备了干部。”毛泽东突出评价的是五四运动(     
A.在政党政治方面的作用B.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C.在文化系统重建中的地位D.对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的意义
2019-01-30更新 | 420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2-2013学年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著名历史学家傅斯年谈到:“从(1919年)五月四日以后,中国算有社会了。中国人从发明世界以后,这一觉悟是一串的:第一层是国力的觉悟;第二层是政治的觉悟;现在是文化的觉悟,将来是社会的觉悟。”这里对“社会的觉悟”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知识分子民族和国家意识增强
B.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
C.中下层平民生活、思想和习俗的改造
D.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
5 . 有学者指出,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而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则是在近百年以来才出现的。对此理解准确的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自觉”
A.源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B.建立在王朝统治危机基础上
C.受到救亡意识的影响而催发
D.推动了民族主义的广泛传播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对五四运动,中国学术界有种种不同看法。我认为不能把五四运动和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分割开,要统一来看,因为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是分不开的。有人把新文化运动看成一场反传统的思想启蒙运动,而把五四运动看成是一场救亡的爱国运动,提出救亡压倒启蒙或者启蒙压倒救亡,我觉得这都是不对的,不应该把启蒙与救亡看成是相互矛盾的。

——摘编自汤一介《启蒙在中国的艰难历程》


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政治救亡与思想启蒙的关系”论证说明材料中的观点。
2018-02-06更新 | 233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辛集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模拟考试十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有学者认为“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其中“第一次历史巨变”应当是
A.由闭关走向开放
B.由专制走向共和
C.由落后走向富强
D.由愚昧走向科学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唯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陆、章去”。此事标志着中国
A.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B.取得了反帝斗争的胜利
C.工、商、学建立统一战线
D.资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辛亥革命与义和团运动相比已有很大不同,而五四运动则带有更新的时代烙印。五四运动所体现的“更新的时代烙印”是指
A.首次承担起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由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组织领导
C.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D.青年学生成为运动的主力军
10 . 下列对联能够正确反映五四运动结果的是
A.“学生含冤,属地三年不雨;同胞受辱,可兆六月风雪。”
B.“民众雪耻心坚,全市罢工;本店金钱主义,独自开张。”
C.“学生一日不释,本店一日不开”
D.“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
2016-11-18更新 | 711次组卷 | 51卷引用:河北省正定县七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1月)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