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的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0 道试题
1 . 五四运动:
①导火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口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中心:北京——上海
④意义: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_________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__________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_____________。它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____________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___________的结合,为_____________作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_________________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国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2021-10-14更新 | 51次组卷 | 2卷引用:第20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备学案】2021-2022学年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精品学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在十月革命影响下,五四运动中形成了“一批倾向俄国、倾向社会主义的先进分子”,他们“渐知工人阶级势力比学生力量大”,开始“实行和工人阶级接触而作工人运动”。这说明(  )
A.五四运动因十月革命而起
B.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条件已日趋成熟
C.工农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D.知识分子成为革命的主力军
2021-10-13更新 | 509次组卷 | 32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课内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4.12)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有史学家认为,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接连发生,层次分明的连在一起,形成一场“总运动”。这场“总运动”的基本趋势是
A.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的转型B.技术、制度、文化渐次转型
C.由农耕经济向工业化的飞跃D.政治上由专制向民主化转变
2021-10-07更新 | 310次组卷 | 47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同步点对点专项训练-第20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湖南是《新青年》较早进入的地区之一,但直到五四前夕,《新青年》在湖南仍“销行极少”。五四运动后,“湘人亦群起研究新文化”,《新青年》销量才大增,半年之内,该社销售《新青年》达两千本。由此可见,五四运动
A.开启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之旅B.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转型
C.促使湖南成为了新思潮的中心D.提供了传播新思想的契机
2021-08-29更新 | 846次组卷 | 20卷引用:2024届统编版一轮通史版课时夯基专题练-中国近现代史2-1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5 . “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北京学界全体宣言》)材料所指事件的影响是
A.开启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B.推翻了北洋军阀反动统治
C.成为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D.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021-08-21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专项训练(人教版必修一)-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图所示为某著作中关于“政治文明进程”的目录(部分)


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辛亥革命
五四爱国运动
综合探究:探索中国近代政体变化的艰难历程
第五单元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要求: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须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7 . 习近平总书记在某次讲话中指出:……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据此推断文中省略号代表的历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国民大革命
8 . “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行动激发了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伟大觉醒。”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材料一   自北京大学发生五四运动以来,一般爱国青年,无不以革新思想为将来革新事业之预备。于是蓬蓬勃勃,抒发言论。国内各界舆论,一致同倡。各种新出版物,为热心青年所举办……社会遂蒙绝大之影响。此种新文化运动,在我国今日,诚思想界空前之大变动。推原其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大放异彩,学潮弥漫全国,人皆激天良,誓为爱国之运动吾党欲改革命之成功,必有赖于思想之变化。

——《孙中山全集致海外国民党同志函)(1920年)

材料二   在中国的民主革命运动中,知识分子是首先觉悟的成分……五四运动时期的知识分子则比辛亥革命时期的知识分子更广大和更觉悟。然而知识分子如果不和工农民众相结合,则将一事无成。

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五四运动是在当时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已有进一步的发展是在俄国革命号召之下,是在列宁号召之下发生的。

——毛泽东《五四运动》(1939年)《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关系及其对孙中山的启发,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对五四运动性质的认定及依据。
(2)据材料二,概括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相比所具有的新特征。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五四运动具有这些新特征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毛泽东曾说:“五四运动所反对的是卖国政府,是勾结帝国主义出卖民族利益的政府,是压迫人民的政府。”据此可见,五四运动是一场
A.伟大爱国革命运动B.伟大社会革命运动
C.伟大思想启蒙运动D.伟大政治改良运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19年梁漱溟指出,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第一要提起公诉,不公诉不足以维持民国初年刚建立的法治;第二要当庭特赦,不特赦不足以维护学生的爱国热情。下列哪项与其观点一致(     
A.要在法律框架内理性表达爱国情感B.要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
C.要维护北洋政府的专制统治D.要用法律阻止学生开展爱国运动
2020-12-26更新 | 270次组卷 | 77卷引用: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 第16课 五四爱国运动 历史试题2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