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的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如俄国式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这场争论
A.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B.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
C.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D.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
2018-06-09更新 | 12600次组卷 | 151卷引用:陕西省黄陵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暑期自学检测(收假考试)历史试题
2 . 1919年6月5日之前,上海租界报纸时常表示对学生运动的同情;但6月5日之后,便开始警告公众不要在租界发放传单,禁止上街游行,《北华捷报》更是将学生运动称之为“骚乱”。这一转变(       
A.推动帝国主义侵华阵营瓦解B.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运动方向的引导
C.折射出五四运动影响力剧增D.表明了列强对于社会剧变的强烈排斥
2023-04-06更新 | 1530次组卷 | 27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五四运动后,一部分先进分子认为,(如果)只把眼光停留在少数知识分子的狭小圈子里,不管对民主的议论如何激烈,依然只是一部分人甚至是少数人的民主;科学也不是单靠学院式的推理就能解决问题的。这反映出
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加快
B.五四运动将思想解放推向深入
C.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本质区别
D.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道路的选择
4 . 有学者指出,“1895年的公车上书运动与1919年的五四运动略作比较,(前者)仅仅集中在文武官员和一些中心城市的举人中间,在全国大多数地方几乎没有太多反响;而(后者)全国各大中城市几乎都有响应,其实际参与者既有上层政府官员,更有大批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甚至还有相当多的普通市民”。这种变化体现出近代中国(     
A.思想启蒙推动了社会进步B.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已经形成
C.国民民族意识的不断觉醒D.民族矛盾已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五四运动是每个中国人自我认同、民族意识崛起的契机,梁启超在五四运动后将"中华民族"的概念扩大为所有民族的共同体;毛泽东把五四置于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历程中,最终建构了一套完整的带有历史决定论色彩的五四认知模式。这表明五四运动
A.为新革命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创造条件B.是中华民族觉醒和崛起的起点
C.具有思想启蒙和社会革命的双重意义D.激发了全民族追求进步的意识
2021-01-06更新 | 981次组卷 | 17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五四运动之后出现许多以“平民”命名的中国社团,如北京大学平民教育演讲团、平民周刊社等;以“平民”命名的报刊也很多,如《平民教育》《平民导报》等。这反映出
A.新文化运动促使学术开始下移B.马克思主义成为主流社会思潮
C.民众在救亡运动中的地位凸显D.资本主义的救国方案遭到摒弃
7 . 五四运动的爆发给列强尤其是日本极大的震撼。“5月5日的《大阪朝日新闻》发表了《排日学生暴动》等文章;6月7日的报道,更是将中国学生运动称为‘学生义和团’”。这表明五四运动
A.体现了盲目的排外意识B.目标直指日本的侵略行径
C.彰显了空前的民族团结D.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2020-06-22更新 | 739次组卷 | 15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在五四运动前的《新青年》杂志中,民主更多意味着“思想民主”,有着疏离政治的明显倾向。五四运动后,民主转而成为强调人民参与权的“政治民主”,学生、工人和妇女分别从民主概念中找到了罢课、罢工和离开家庭的正当性。这一转变
A.凸显了中国共产党的作用B.推动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C.改变了中国民主革命性质D.适应了救亡图存的时代需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五四运动中形成了“一批倾向俄国、倾向社会主义的先进分子”他们认识到工人阶级的力量,走向工厂、矿山,开始接触工人并开展工人运动。这说明
A.五四运动掀起工人运动的高潮B.无产阶级登上政治历史舞台
C.建立新型政党的条件逐渐成熟D.知识分子成为革命的主力军
2021-05-23更新 | 477次组卷 | 1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2022届高三第一次校际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法国公使在目睹了中国一次重大历史事件后说:“我们正面临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最令人惊异的重要现象,即中国为积极行动而形成了一种全国性的舆论。”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施也说:“中国人民从……不幸中产生出一种令人鼓舞的民族觉醒,为了共同的思想和共同的行动而结合成一个整体。”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其影响是
A.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C.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D.使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2019-05-05更新 | 917次组卷 | 28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龙岗学校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七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