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的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正式成立于1919323日。该会由北大学生邓康(邓中夏)廖书仓、周长宁、罗家伦等人发起,目的在于使“教育普及与平等”,方法就是“露天演讲”,并认为它是“以学就人”的很好的平民教育方式。五四运动前讲演的52个报告题目中,只有五篇涉及国家、爱国、制度等涉及到政治问题的题目,其余均为一些国民常识、平民教育、慈善、公德的启蒙教育的话题。五四运动后,讲演的367个报告题目中,涉及到青岛问题、国民快醒、国家和我们、为什么要爱国、抵抗强权等话题显著增加。19203月以前,活动主要是在北京城内进行,1920年春假期间,专门组织了农村演讲组,到北京郊区的卢沟桥、丰台、长辛店、海淀、罗道莊等处演讲。1922年春假又组织农村演讲组,赴北京近郊演讲。

——摘编自李浩泉《民国时期北京大学学生社团活动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的认识。(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2-02-05更新 | 154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历史分期是通过划分历史时期研究史学的一种方法,旨在揭示不同历史时期或阶段之间的质的差别,从中发现历史发展的特点及规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关于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的分期,是确定中国近代史学科对象的重要问题。新中国成立以后,胡绳发表文章将其限定在1840-1919年之间。此后,中国史学界出现了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的明确分界,分界线就是1919年发生的五四运动。但范文澜等学者提出,按照社会性质,中国近代史应该包含1840-1949年的整个时期。

——据张海鹏《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分期应以1949年为界》


(1)如果以“五四运动”为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这两个历史时期的中国革命有何“质的差别”?从革命史观的角度,简要说明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2)如果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这两个历史时期的中国社会性质有何“质的差别”?请从现代化的角度简要说明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3)台湾史学界多数人主张把1911年的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简要分析其原因。
(4)根据材料并结合上面的问题,谈谈你对历史分期的认识。
2021-03-02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8月月考(衔接摸底)历史试题
3 .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指出:“西方的挑战对中国是一种刺激,中国近代化的过程是中国对西方的‘冲击一回应’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李鸿章
1823年〜1901年)
洋务运动的领袖,1865年,李鸿章收购了上海虹口美商旗记铁厂,扩建为江南制造局和金陵机器局。接管原由崇厚创办的天津机器局。中国近代早期的四大军工企业中,李鸿章一人就创办了三个,正如他自己所言“练兵以制器为先”。
梁启超
1873年〜1929年)
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宣传家。与康有为一起联合各省举人发动“公车上书”运动,此后先后领导北京和上海的强学会,办《时务报》为变法做宣传。
李大钊
1889年〜1927年)
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之一。李大钊与学生一起奔走营救被捕学生,研究斗争方法,散发《北京市民宣言》。由青年学生发起的五四运动发展成全国范围的群众性革命运动,使反动军阀统治受到直接威胁,使在巴黎的中国代表迫于全国人民的压力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费正清认识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0-12-16更新 | 187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百校联考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自从五四运动发生以来,一年一度的五四纪念就形成了。1930年代,国民党一方面认为五四运动是“本党数年来植于社会中革命思想所促成的救国救民的运动”;另一方面又认为五四运动使多数青年“不求实学,徒事奔走示威”,要求学生“专心求学,努力教育建设”。而共产党以继承五四传统、五四精神为己任,指出“五四运动是反帝反封建的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开辟了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新方向”。与此同时,胡适一再将“五四运动”阐释为中国的“文艺复兴”。他的阐释影响了其他自由主义者和后来的研究者,形成了一个重要的不同的话语系统。

——据杨琥《历史记忆与历史解释:民国时期名人谈五四》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时期关于“五四运动”的不同观点,并分别指出其立场。
(2)结合所学,谈谈你对五四运动出现不同观点的看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代中国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也反推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五四运动和抗日战争作为民族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材料一:我们要知道,在当年,一个国家落后,不仅仅会招致侵略,更重要的是会造成国人的民族情感和国家意识的淡薄。关于这种情况,我们只要拿1895 年的公车上书运动与1919 年的五四运动略做比较,就可以明了其中原委…(前者)仅仅集中在文武官员和一些中心城市的举人中间,在全国大多数地方几乎没有太多反响…而后者)全国各大中城市几乎都有响应。其实际参与者,既有上层政府官员,更有大批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甚至还有相当多的普通市民,包括工人和店员卷入其中。不仅其参加人数超过公车上书运动不知多少倍,而且其影响也大得太多了。

--杨奎松《何谓民族主义及我们应该怎样爱国?》

材料二:在中华民族伟大爱国主义精神的感召 下,国共两党化敌为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引导全民族抗战的一面旗帜。毛泽东说:“这在中国革命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纪元。这将给予中国革命以广大的深刻的影响,将对于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发生决定的作用。”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国民党正面战场与共产党敌后战场,军队与老百姓,军事斗争与非军事斗争,外线作战与内线作战相互配合;母亲送儿打日寇,妻子送郎上战场,男女老少齐动员。抗战成为中华民族由渙散分裂到团结统一的转折点,全民族抗战的历史洪流,使日军陷入困境,走上覆亡之途。

--刘亚洲《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崛起》


(1)据材料一,指出五四运动超越公车上书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抗战成为中华民族由涣散分裂到团结统一的转折点”的具体表现,结合所学知识从民族复兴的角度谈谈抗战的意义。
(3)综合上述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推动中华民族觉醒和团结的主要因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事件发生的近因为山东问题,既发之后,在未获满意解决之前,热血沸腾的学生自不甘罢休,政府的高压手段与顽固的态度,愈增加了他们的愤怒。5月5日,为援救被捕学生,继续要求惩办卖国官员,拒绝巴黎和约,实行罢课。上海、天津与留学日本的学生,以及南北名流、社会团体,一致支持。总统徐世昌为所震慑,将被捕学生释放,各校复课,学生得到初步的胜利....当日军蚕食华北诸省时,中国的领导人不能再保持和解了。未能阻止日本对华北的侵略,激发了学生组织公开反抗不准示威游行的禁令。1935年12月9日,数千学生在北平游行,手持反日标语,并要求中国领导人停止内战及团结全国反对日本帝国主义。

——摘编自《近代中国史纲》《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

材料二二战后,美国的高等教育逐步普及,青年学生成为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的一股活跃的力量。在20世纪60年代,学生们成立了“争取民主社会学生组织”,美国爆发了一场以广大青年学生为主体的对抗当时社会体制和文化体系为目标的激进主义运动,他们打出了反战争、反歧视的口号,要求政府退出战争,调整种族歧视政策。这一场规模浩大的学生运动持续了将近10年,深刻地影响了一代人,最终在60年代后期,迫使美国政府作出了让步。

——摘编自刘文龙《社会转型视角下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学生运动原因探析》.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近代中国两次学生运动和美国20世纪60年代学生运动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学生运动对当时社会造成的影响。结合中国近现代史,就学生运动谈谈你的认识。
7 . 有人说“政治是妥协的艺术”,也有人说“在中国政治中,妥协往往被视作不彻底,不革命到底的表现”。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阿克顿说:“妥协是政治的灵魂,如果不是其全部的话”。达尔也说:“民主依赖妥协”。

材料二   美国宪法是美国建国初期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宪法所创立的也是一个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不同的利益集团因应对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利用依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宪法的生命力不断得到更新,表现出一种“超稳定性”,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

——王希《原则与妥协》

材料三   1919年5月4日下午1时,北京各校学生3000余人汇集天安门,现场悬挂北大学生“还我青岛”血书,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口号。随后发生学生大规模游行。5月5日,北京各大专学校总罢课。1919年6月3日,北京学生因政府为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辩护,举行大规模街头演讲,当日170多名学生被捕。6月5日,全国各大城市罢课、罢工、罢市,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被监禁的学生获释。6月23日,徐世昌总统会见山东各界代表,表示政府已电令中国全权代表陆征祥从缓签字。6月28日,原定签约之日,中国代表团驻地被留学生包围,代表团发表声明,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五四运动大事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英国在光荣革命后又是怎样用“妥协”的方式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的?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宪法制定中“多元利益的妥协”的具体表现及体现的两大原则。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运动”的理解。
2020-03-30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穆棱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8 . 在争取近代中国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中,五四运动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至国内,国人的爱国情绪空前的蔓延开来,受到新文化运动洗礼的青年学生情绪尤为激烈。5月4日下午,北京三千余名学生手持写有“拒绝和约签字”等内容的小旗,发表演说,沿途向群众散发传单。以游行示威为开端的罢课、罢市、罢工风潮席卷全国,蔚为壮观的五四爱国运动以中国代表拒签《凡尔赛和约》而圆满结束。中国近代以来在对外交涉中首次做出没有屈服的抗争,日本也最终未能获得继承德国在山东权益的合法依据,从而为中国此后收回山东创造了条件。

——摘编自李喜所、李来容《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在6月3日北京学运再掀高潮之际,上海的学、工、商界群起响应,成为五四运动由学生爱国运动普及为全民爱国运动的转折点。中国人民对政治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从而使政府再不能完全轻视社会民意的表达。学生对政治的热情并不始于五四运动,资产阶级对政治的参与在清末则有明显的表现,唯有工人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对政治的参与开始于五四运动,并表现出不可低估的阶级力量。中国工人阶级成长为自为阶级时代的到来,对中国未来的政治始发展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近代中国通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与辛亥革命相比,五四运动具有哪些新的历史特点?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这些特点的基本成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壮大“对中国未来的政治发展”产生怎样的“不可忽视的影响”。
(3)五四运动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起点。据材料一、二,谈谈你对这一论断的理解。
2019-04-29更新 | 19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学术界大多倾向于将“五四运动”做狭义与广义两种区分,并认为广义的“五四运动”包括了“新文化运动”,或者将两者替换使用,或者使用“五四新文化运动”一词来代称这一时期发生的一系列复杂的事情。然而,笔者认为虽然“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两者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两者都是针对时代难局而产生的救亡运动,但是两者并不能被认为是同一回事。

——刘新庆,尚贺兵《时代的救赎:两种不同的时代救亡方式——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的辨别》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历史事件的性质角度看,你如何理解“两者并不能被认为是同一回事”?

材料二:文艺复兴完全是个“洋名词”,胡适在1917年正式把这一名号安在“五四”头上。(编者注:这里的“五四”指“五四新文化运动”,时间从1915到1923年。)用“中国文艺复兴”定性“五四”,新派人士很快就予以接受。大家在撰文时,也有意使用“文艺复兴”一词。毛泽东在《湘江评论》创刊宣言中说:“自文艺复兴,思想解放,‘人类应如何生活’,就成了一个绝大的问题……一些学者倡之,大多数民众和之,就成功或将要成功许多方面的改革。”1949年以后,海外学界还在沿用“中国文艺复兴”的说法,但在中国大陆,它却较少被使用。……胡适为在欧洲文艺复兴和中国五四运动之间“求同存异”而回避的两者的诸多差异,也在以后凸现出来,造成一些逻辑难题。

——摘编自李少兵《爱国、启蒙和文艺复兴——五四运动的定性及其历史解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用“中国文艺复兴”定性“五四”,新派人士很快就予以接受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欧洲文艺复兴与中国五四运动(广义)在对待古代文化上的主要差异。

材料三:毛泽东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讲话中说:“在五四运动里面起领导作用的是一些进步的知识分子。大学教授虽然不上街,但是他们在其中奔走呼号,做了许多事情。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以纪念“五四”为契机,毛泽东深刻地思考了自“五四”以来20年的革命发展道路,特别是总结了两次国内战争的经验,写下了《新民主主义论》……就是在这篇著作中,毛泽东充分论述了五四运动的历史地位并把它和中国共产党的创立联系起来观察……“五四运动是在思想上、干部上准备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又准备了五卅运动和北伐战争。”

——彭明《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在近代中国革命中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
(5)简要谈谈你对“五四运动是在思想上、干部上准备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的理解。综上,你认为影响对历史事件解读的因素有哪些?

10 . 有人说“政治是妥协的艺术”,也有人说“在中国政治中,妥协往往被视作不彻底,不革命到底的表现”。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阿克顿说:“妥协是政治的灵魂,如果不是其全部的话”。达尔也说:“民主依赖妥协”。

材料二美国宪法是美国建国初期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宪法所创立的也是一个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不同的利益集团因应对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利用依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宪法的生命力不断得到更新,表现出一种“超稳定性”,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

——王希《原则与妥协》

材料三传统的主流历史叙事否认这场“大妥协”具有任何积极意义,认为它恰恰体现了革命的不彻底性:大批旧官僚和立宪派“投机”革命,“篡夺”了革命果实;“大妥协”中优待清朝逊帝的做法,也为民国时的君主复辟埋下了伏笔。但近年以来,已有一些研究论文试图对这场“大妥协”作出不同的评价。如喻大华……指出,对袁世凯的妥协是孙中山的战略和策略。一个维系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要废于一旦,必须具备多种条件,绝非单凭武力能够解决,《清室优待条件》并非由袁世凯一方炮制,而是由南方首先提出,南北双方经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

——章永乐《论清王朝与中华民国的“大妥协”》

材料四1919年5月4日下午1时,北京各校学生3000余人汇集天安门,现场悬挂北大学生“还我青岛”血书,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口号。随后发生学生大规模游行。5月5日,北京各大专学校总罢课。清华学生宣布“从今日起与各校一致行动”。1919年6月3日,北京学生因政府为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辩护,举行大规模街头演讲,当日170多名学生被捕。6月5日,全国各大城市罢课、罢工、罢市,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被监禁的学生获释。6月23日,徐世昌总统会见山东各界代表,表示政府已电令中国全权代表陆征祥从缓签字。6月28日,原定签约之日,中国代表团驻地被留学生包围,代表团发表声明,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五四运动大事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英国在光荣革命后又是怎样用“妥协”的方式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的?

(2)据材料二分析美国宪法能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的依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宪法制定中“多元利益的妥协”在国家结构形式上体现了哪两大原则?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于中华民国“大妥协”的不同评价,你持哪种观点并说明理由。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运动”的理解。

2018-01-11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