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的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四运动也被史学研究者称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意味着自1915年开始的思想革命是1919年五四爱国主义运动的先导,《新青年》对中国人民群众爱国主义的思想觉醒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齐卫平《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一次伟大觉醒》

材料二 为加强工人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启发他们的阶级觉悟,一些通俗的工人刊物在五四运动后应运而生,如《劳动界》《劳动者》《劳动音》等……在创办工人刊物的同时,北京、上海等地的早期共产主义者还在工人中创办劳动补习学校,将其作为早期共产主义者与工人阶级联系的纽带。

——摘自肖华平《试论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文化运动对五四运动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指出五四运动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新特点,并结合所学说明其原因和重大意义。
2020-04-15更新 | 14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达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诊断性测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2 . 有学者在评价某历史事件时,提及以下几个影响:一、全国学生势力的大结合;二、反军阀及反帝国主义的兴起;三、社会各个阶层的觉醒。该历史事件
A.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C.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D.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2020-03-18更新 | 205次组卷 | 21卷引用:安徽宿州砀山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历史复习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陈独秀称五四新文化运动为国民“最后之觉悟”,又说“欲图根本之救亡,所需乎国民性质行为之改善”。在陈独秀看来,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题是
A.提升国民素质以拯救民族危机
B.呼吁民主革命以反抗北洋政府
C.倡导思想变革以改造中国社会
D.宣传社会主义以促进思想解放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事件发生的近因为山东问题,既发之后,在未获满意解决之前,热血沸腾的学生自不甘罢休,政府的高压手段与顽固的态度,愈增加了他们的愤怒。5月5日,为援救被捕学生,继续要求惩办卖国官员,拒绝巴黎和约,实行罢课。上海、天津与留学日本的学生,以及南北名流、社会团体,一致支持。总统徐世昌为所震慑,将被捕学生释放,各校复课,学生得到初步的胜利....当日军蚕食华北诸省时,中国的领导人不能再保持和解了。未能阻止日本对华北的侵略,激发了学生组织公开反抗不准示威游行的禁令。1935年12月9日,数千学生在北平游行,手持反日标语,并要求中国领导人停止内战及团结全国反对日本帝国主义。

——摘编自《近代中国史纲》《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

材料二二战后,美国的高等教育逐步普及,青年学生成为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的一股活跃的力量。在20世纪60年代,学生们成立了“争取民主社会学生组织”,美国爆发了一场以广大青年学生为主体的对抗当时社会体制和文化体系为目标的激进主义运动,他们打出了反战争、反歧视的口号,要求政府退出战争,调整种族歧视政策。这一场规模浩大的学生运动持续了将近10年,深刻地影响了一代人,最终在60年代后期,迫使美国政府作出了让步。

——摘编自刘文龙《社会转型视角下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学生运动原因探析》.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近代中国两次学生运动和美国20世纪60年代学生运动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学生运动对当时社会造成的影响。结合中国近现代史,就学生运动谈谈你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五四运动后,“走向民间”逐渐成为知识精英们的共识,刚成立的中国共产党选择让学生深入工厂及乡村中宣传和帮助工农建立组织,乡村建设运动也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这反映出
A.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B.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C.社会动员观念的更新D.民主革命任务的转变
6 . 外国有学者认为:“五四运动虽然是一场民众起义,却不应被理解为民主的展现,尤其不是西方式民主;它代表的是一种深刻的民族主义和广泛的愤怒,衍生自西方对中国所做出的掠夺。”据此可知,该学者意在强调五四运动
A.是一场伟大反帝爱国运动B.爆发具有一定的突发性
C.是一场民主思想启蒙运动D.是中国历史重要转折点
2019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名校
7 . 1920年,全国各地的“五一”节纪念活动,除了哈尔滨是在俄共的影响下开展的以外,其余都是由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进行筹备和组织的。工人阶级积极参与,形成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盛况。这反映了
A.国际运动促进中国劳工觉醒
B.先进知识分子与劳动群众相结合
C.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D.“以俄为师”成为先进知识分子共识
2020-02-11更新 | 9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届高三《新题速递·历史》12月第03期(考点08-14)
8 . 1920年5月梁启超作《“五四纪念日”感言》一文,谈到他对“五四”的价值判断和思考:“吾以为今后若愿保持增长‘五四’之价值,宜以文化运动为主而以政治运动为辅。”梁启超的认识客观上有助于
A.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B.提高国民的爱国觉悟
C.批判资产阶级个人主义D.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经过五四运动洗礼,越来越多中国先进分子集合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有了马克思主义,有了中国共产党,有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潮流从此就是任何人都阻挡不了的。”材料旨在强调
A.马克思主义指导了五四运动B.中共对五四运动的领导作用
C.爱国主义是五四运动的精神核心D.五四运动启迪了民众的民族意识
2020-02-02更新 | 197次组卷 | 6卷引用:2020届高三《新题速递·历史》2月第01期(考点08-14)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毛泽东认为:“五四运动的的确确给第一次大革命准备了舆论,准备了人心,准备了思想,准备了干部。”毛泽东对五四运动的评价主要是强调
A.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奠基作用
B.它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C.中国工人阶级和学生的先锋作用
D.它把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2020-01-25更新 | 309次组卷 | 25卷引用:【走进新高考】(人教版必修一)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同步练习01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