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的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1 道试题
1 . 有研究者统计,五四时期各种宣传新思想的刊物达1000余种,除《新青年》外,像《每周评论》《湘江评论》等一大批刊物都成为宣传新思想的重镇。这一现象突出反映了五四运动是
A.彻底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B.新旧民主主义转折点
C.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始D.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
2021-03-12更新 | 229次组卷 | 5卷引用:第15练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新高考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大生纱厂的经营迅速恶化。1922年8月,日本《大阪朝日新闻》报道了张謇派人前往日本交涉借款800万元的事实,并评论说此次借款的意义不在单纯的金融收入上的得失,其目的是为了图谋中日实业家的相互提携及亲善。面对随之而来的舆论压力,张謇否认了借款交涉。这说明
A.民族主义情绪决定了企业决策B.日本意在缓解中国排日情绪
C.一战导致中国纺织业陷入困境D.对日借款交涉并非张謇本意
3 . 下图是梁玉龙绘制的五四运动宣传画,它较为真实的再现了当时运动的情景。据此推断运动所彰显的核心精神是
A.责任担当精神B.革命奋进精神
C.追求真理精神D.爱国主义精神
2021-03-06更新 | 125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5练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新高考专用)
20-21高三下·浙江·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19年11月,全国各界联合会在上海成立,发表宣言:“数月以来,国内之群众运动,风起云涌,虽受种种压迫,而前仆后继,不少顾却;大义当前,绝不退让……全国各地,知合群自救为万不可缓之图,”据此可知,当时
A.救亡图存运动开始成为时代主题B.马克思主义成为革命指导思想
C.晚清政府外交失败激发群众觉悟D.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2021-03-05更新 | 374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地区专用)-热点08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如图所示是中国近代一幅题为《共诛卖国贼》的漫画。该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
A.促使政府收回了列强在华权益B.使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C.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D.推动了国共合作的实现
2021-02-20更新 | 251次组卷 | 2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考点0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
6 . 与下侧所列史事相符合的历史时期是
A.新旧民主革命的转折B.国共分裂与抗战开始
C.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D.两种命运的决战时期
2021-02-20更新 | 177次组卷 | 3卷引用:【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上海卷专用)-一轮巩固卷01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梁启超曾说道:“欧美一般人头脑里,本来没有什么中国问题,如今提起中国问题,便紧紧跟着联想到山东问题,提起日本问题,便人人都说‘日本人欺负中国’,简单说,五四运动算是把中日关系问题大吹大擂地抬到世界人面前去了。”对此解释合理的是,五四运动
A.得到全世界人民的普遍支持B.迫使欧美列强放弃在华权益
C.有利于后来山东问题的解决D.导致日本在国际上孤立无援
2021-02-13更新 | 75次组卷 | 2卷引用:重点02日本-2023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19年6月5日,上海工人开始大规模罢工,以响应学生。随后,京汉铁路长辛店工人、京奉铁路工人及九江工人都举行罢工和示威游行。而对强大压力,曹、陆、章相继被免职,总统徐世昌提出辞职。由此可知,五四运动
A.取得反帝爱国斗争的彻底胜利B.使中国革命的而目焕然——新
C.推动了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D.动据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2021-02-10更新 | 213次组卷 | 4卷引用:易错点06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的兴起-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
9 . 分清史实,史论,史识和历史分期问题是学习历史的重要前提。

材料一   ①丛191227日起,在孙中山的主持下,南京临时参议院召开了制定约法的会议。经过两次起草,32天的讨论,于38日获得通过。②311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的第二天,孙中山正式公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③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这就用根本法的形式否定了“朕即国家”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约法还规定“民国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④国民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有请愿、诉讼、考试、选举及被选举权利”,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精神。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1)史实即历史史实,史论是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是通过分析史实得出的结论。上述材料标示的序号中,属于史实的是_______,属于史论的是_______ ,属于史识的______。(注意历史解释与历史史实的区分)

材料二   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分期问题,史学界存在不同观点。以下是关于中国近代史分期的各种观点简表



(2)说明上述观点的异同。
(3)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上面两种不同分期划分的依据。(注意历史解释与历史语言表述)
2021-01-27更新 | 89次组卷 | 2卷引用:【好题汇编】期末复习-纲要上(期末真题精选主观题50题) -天津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23年12月,北京大学进行民意测验,其中一题为“俄国与美国谁是中国之友”。测验结果显示,59%的人认为俄国是中国之友,13%的人认为美国是中国之友。这表明当时
A.俄国革命道路为大部分中国人所认同
B.美国因“大萧条”加紧对华经济掠夺
C.苏俄新经济政策显示了巨大的吸引力
D.反帝的民族主义成为中国思想新趋势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