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的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下图为1920年《北京大学学生周刊》封面设计。该设计可以用来说明
A.知识分子对劳工的关注B.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C.劳动光荣理念深入人心D.救亡运动进入了新阶段
2022-01-13更新 | 242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09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备战2023年山东历史新高考【3年真题+1年模考】精练【学科网名师堂】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五四运动”是民国时期流行话题的分水岭。下表中流行话题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段流行话题
五四运动前孔教、文学改革、国语统一、女子解放、贞操、礼教、教育改良、婚姻、父子、戏剧改良
五四运动后平民、劳工、劳动、阶级

A.传统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C.无产阶级取得了政治权力D.反封建的启蒙任务已完成
2021-12-22更新 | 276次组卷 | 31卷引用:浙江省2022年6月高考历史真题变式--选择题
3 . 下图为时人对五四运动的评述。这一评述反映出五四运动

此次中国委员既非激于意气,出于偏爱,而为代表国民全体之活动,则留意中日根本关系而欲图永久亲善者,有乌可漠然视之乎?我国或因中国问题而陷入意外之难境,未可知也。

——巴黎和会日本代表牧野伸显


A.支持中国代表拒签对日合约B.使中国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C.促使日本改变对华既定决策D.激发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
2021-12-17更新 | 212次组卷 | 4卷引用:核心素养04历史解释-【核心素养+增分题型】致胜2023年高考历史提分专项训练(新教材地区专用)
4 . 参加和会的日本代表牧野伸显对五四运动的评价如下,这反映出,五四运动
世人不察,以为在巴黎之中国委员,为血气所驱使,为功名所激发,致有此等行动。而余观察则不如是。余深信此种感情早已浸润于中国一般国民,酝酿已数年之久,有触即发,巴黎和会不过其表现之机会耳……

A.支持中国代表拒签对日合约B.激发国人理性民族主义的觉醒
C.促使日本改变对华既定决策D.使中国国际地位有了显著提高
2021-12-12更新 | 214次组卷 | 3卷引用:中国近代史核心考点36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建立-202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核心考点精炼
5 . 1919年11月,有人指出当时全国新出版物中普遍有“一个‘?’疑问符”,“这个‘疑’字不但把我国固有的思想信仰摇动了,而且把‘舶来品’的思想信仰也摇动起来”。思想界这一状况
A.表明使用新式标点成为时尚B.反映中西文化矛盾的激化
C.促进了新思想的进一步传播D.是基于对五四运动的反思
2021-12-11更新 | 233次组卷 | 5卷引用:【对点变式题】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期末必考题精准练(统编版)-必考点10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某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史上的大建设,几乎无一不是成功于五四以后,如廓清军阀、中国统一,以及其他大小事业,如交通、禁烟、行政整理、法律改革、学校发展等。这说明五四运动
A.奠定了推翻军阀的物质基础B.实现了中国社会的重构
C.提升了国人的民族民主意识D.使救亡和启蒙开始结合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纵观党的一百年奋斗历程,不同历史阶段形成的精神内涵不同,但实质归一,具有完整的共生特质。中国精神不是单一的某一种精神,而是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不断加强对精神生产和精神指引的领导,逐步建构起的一个具有整体架构的中国精神谱系


——摘编自邹绍清《论中国共产党构筑中国精神谱系的百年历程与基本经验》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所体现的中国精神谱系中的一种“共生特质”,并予以阐释。(要求:“共生特质”表述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1-11-06更新 | 19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热点12除了“鸿蒙”,华为简直注册了整本《山海经》——文化传承与文化自信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从1920年开始,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认为“零零碎碎的救济”、“无补大局”,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这表明当时
A.国民大革命推动思想解放B.实业救国运动如火如荼
C.对革命道路有了新的认识D.共产主义成为主流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在十月革命影响下,五四运动中形成了“一批倾向俄国、倾向社会主义的先进分子”,他们“渐知工人阶级势力比学生力量大”,开始“实行和工人阶级接触而作工人运动”。这说明(  )
A.五四运动因十月革命而起
B.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条件已日趋成熟
C.工农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D.知识分子成为革命的主力军
2021-10-13更新 | 509次组卷 | 32卷引用:【考点练】2022届高三历史大数据精选试题重组模拟卷(全国通用)-中国近代史-考点04民国时期的政治追求(1937年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25年,张太雷和瞿秋白分别指出“五四运动是一个完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运动”,是“积极的群众的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运动”;1935年,齐燕铭也指出五四运动“是对于帝国主义的反抗”。这表明,他们认为五四运动
A.反封建色彩并不浓厚B.开启了救亡图存的时代
C.具有明确的反帝目标D.丰富了新文化运动内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