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的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五四运动之后出现许多以“平民”命名的中国社团,如北京大学平民教育演讲团、平民周刊社等;以“平民”命名的报刊也很多,如《平民教育》《平民导报》等。这反映出
A.新文化运动促使学术开始下移B.马克思主义成为主流社会思潮
C.民众在救亡运动中的地位凸显D.资本主义的救国方案遭到摒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湖南是《新青年》较早进入的地区之一,但直到五四前夕,《新青年》在湖南仍“销行极少”。五四运动后,“湘人亦群起研究新文化”,《新青年》销量才大增,半年之内,该社销售《新青年》达两千本。由此可见,五四运动
A.开启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之旅B.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转型
C.促使湖南成为了新思潮的中心D.提供了传播新思想的契机
2021-08-29更新 | 847次组卷 | 20卷引用:【考点练】2022届高三历史大数据精选试题重组模拟卷(全国通用)-中国近代史-考点06民国时期的思想历程(1937年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行动激发了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伟大觉醒。五四运动前后,我国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和革命青年,在追求真理中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勇于打破封建思想的桎梏,猛烈冲击了几千年来的封建旧礼教、旧道德、旧思想、旧文化,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材料强调五四运动
A.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伟大革命运动
B.发挥了工人的先锋作用、学生的主力地位
C.标志着中国伟大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包含了新文化运动,有着解放思想的意义
2021-08-27更新 | 307次组卷 | 3卷引用:【考点练】2022届高三历史大数据精选试题重组模拟卷(全国通用)-中国近代史-考点06民国时期的思想历程(1937年前)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蒋介石曾说:“这些国耻(二十一条)违背我国民的希望,有损我国民的自信,激起我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五四运动就是这种要求的最鲜明的表现,在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之下,军阀官僚的政治,只有没落的一途。”上述材料
A.肯定了五四运动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精神
B.全面揭示了五四运动发生的历史原因
C.准确分析了北洋政府时期中国的政局
D.体现了国民党推动和共产党合作的政治愿望
2021-08-19更新 | 82次组卷 | 2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政治史-考点11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革命探索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图所示为某著作中关于“政治文明进程”的目录(部分)


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辛亥革命
五四爱国运动
综合探究:探索中国近代政体变化的艰难历程
第五单元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要求: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须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19年,有作者去函天津《益世报》,批判商家在国旗上贴“大减价”、“八五折”等字样;1922年,北洋政府农商部先后多次通令实业厅和各地政府,禁止任何商号注册“国旗”商标。这都说明
A.群众爱国运动推动了国家现代化转型
B.社会政治变化激发维护国家尊严行动
C.民主共和观念普及促进民族国家复兴
D.实业救国思潮发展冲破传统经商理念
2021-07-01更新 | 542次组卷 | 10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政治史-考点11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革命探索
7 . 五四时期,学生社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著名的有新潮社、平民演讲团、少年中国学会等; 在《新青年》的影响下,青年学生出版的新式刊物更是层出不穷,诸如《新潮》《国民》《少年中国》《新教育》等。这些现象说明
A.青年学生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B.中国开始形成了国人办报的高潮
C.新文化运动实现了全面的文化转型D.马克思主义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2021-06-27更新 | 11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项训练小卷-专项08新民主主义革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习近平总书记曾讲到:“(它)以全民族的行动激发了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伟大觉醒,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它”指的是
A.国民革命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一二.九运动
2021-06-26更新 | 201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项训练小卷-专项08新民主主义革命
9 . 1919年11月,有人指出当时全国新出版物中普遍有“一个‘?’疑问符”,“这个‘疑’字不但把我国固有的思想信仰摇动了,而且把‘舶来品’的思想信仰也摇动起来”。思想界这一状况
A.是基于对五四运动的反思B.促进了新思想的进一步传播
C.反映中西文化矛盾的激化D.表明使用新式标点成为时尚
2021-06-08更新 | 8820次组卷 | 80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考点0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俄国式的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这场争论
A.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B.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
C.推动“实业救国”思想成为主流
D.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
2021-06-02更新 | 521次组卷 | 10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考点0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