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的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五四运动是每个中国人自我认同、民族意识崛起的契机,梁启超在五四运动后将"中华民族"的概念扩大为所有民族的共同体;毛泽东把五四置于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历程中,最终建构了一套完整的带有历史决定论色彩的五四认知模式。这表明五四运动
A.为新革命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创造条件B.是中华民族觉醒和崛起的起点
C.具有思想启蒙和社会革命的双重意义D.激发了全民族追求进步的意识
2021-01-06更新 | 981次组卷 | 17卷引用:【高频考点解密】2021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山东专用)-解密08列强侵华与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分层训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下面是发生在中国近代的某--运动。这一运动
A.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推向了高潮B.显示了广大农民阶级的力量
C.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D.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新
3 . 五四运动前,传入中国的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工团主义、国家主义、自由主义思想都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五四运动后,先进的知识分子大多汇集到社会主义的旗帜下来,这表明五四运动( )
A.推动了国民民族意识的觉醒B.加快革命领导力量的改变
C.影响了国人救国方案的选择D.促进了思想多元化的探索
2020-12-29更新 | 517次组卷 | 23卷引用:专题03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高考历史极速提分一本通》通用版历史(必修1)
4 .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指出:“西方的挑战对中国是一种刺激,中国近代化的过程是中国对西方的‘冲击一回应’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李鸿章
1823年〜1901年)
洋务运动的领袖,1865年,李鸿章收购了上海虹口美商旗记铁厂,扩建为江南制造局和金陵机器局。接管原由崇厚创办的天津机器局。中国近代早期的四大军工企业中,李鸿章一人就创办了三个,正如他自己所言“练兵以制器为先”。
梁启超
1873年〜1929年)
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宣传家。与康有为一起联合各省举人发动“公车上书”运动,此后先后领导北京和上海的强学会,办《时务报》为变法做宣传。
李大钊
1889年〜1927年)
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之一。李大钊与学生一起奔走营救被捕学生,研究斗争方法,散发《北京市民宣言》。由青年学生发起的五四运动发展成全国范围的群众性革命运动,使反动军阀统治受到直接威胁,使在巴黎的中国代表迫于全国人民的压力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费正清认识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0-12-16更新 | 18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地区专用)-题型05小论文题
5 . 某学者指出:五四运动在思想上“还没有能够从批判旧世界中找出新世界”,但在“实际行动上,已经对于中国近代革命历史做了惩前毖后与承先启后的表示”。该学者认为五四运动是
A.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起点B.划时代的人民群众救国运动
C.传播新文化的思想启蒙运动D.对新文化运动的继承和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五四”时期,蜂拥而入中国的各色各样的“主义”寄托着各色各样的信仰,成千上万的中国人在寻找信仰的同时形成了百家争鸣。这是思想自由原则在思想界和知识界的贯彻。比之春秋战国时期,这个时候的争鸣更复杂、更悲观,诸多的“主义”在论争中起落,展示了百舸争流的绚丽境界。这一时局
A.得益于政治民主思想自由的氛围B.反映了观念变革已经是大势所趋
C.阻碍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D.体现了国人自卑的病态文化心理
7 . 1919年中国民主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如图所反映的历史史实是这一开端的标志事件。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5月4 日,北京大学等校三千多名学生,在天安门前集合,举行示威游行......从6月初起,为支援学生的爱国斗争,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给北洋军阀政府重大压力。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人的职务。此后,全国人民为拒签和约进行斗争,在巴黎的中国代表没有在和约上签字。五四爱国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


编写一幕发生在五四运动时的人物对话场景。(要求:先写出对话主题,主题要扣紧相关政治与文化领域的重大事件;对话内容要围绕主题展开,观点明确;对话过程完整,逻辑清晰)
2020-10-17更新 | 434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6 编写人物对话非选择题-2021年山东省新高考历史非选择题高分攻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五四运动时,北京上海的学生派代表去找国民党,希望国民党能组织领导这场运动,但国民党领导人以“无力参加”为由拒绝了学生的请求。这表明
A.国民党反对五四运动的斗争目标
B.国民党的性质已经发生改变
C.五四运动没有得到社会广泛认同
D.新政治力量兴起具有必然性
10 . 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日渐自觉的理性民族主义时代的到来,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巴黎和会前后的爱国运动,遍及海内外所有中国人,国人对以往的外交政策及本国政府不再抱有希望。既如此,只有自己行动起来,“国民外交”成了一个响亮口号。爱国各阶层将帝国主义侵略和对中国主权领土的破坏视为外敌与内奸共同作用的结果,这表明此时中国民族主义运动发展到国民整体主动地将反帝反封建斗争结合起来的新阶段。

——摘编自卫金桂《论五四时期的中国民族主义》

材料二   20世纪20年代的国民革命,在“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共同目标下,工人、农民、青年学生以及商人、妇女等各个阶层的广大民众都被动员起来。当时的国共两党,一个关注上层,一个关注下层;一个重视军事,一个重视民众。北伐战争的迅猛推进,时论认为“枪与笔联合起来,所以到处如入无人之境”。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三   抗日战争部分大事摘录

时间大事
1935年5月24日《义勇军进行曲》借助电影《风云儿女》开始传唱大江南北
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提交的《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1938年5月26日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指出人民战争的力量及其源泉
1940年8月20日八路军对华北日军发起总攻,参战兵力达105个团

——摘编自张宪文等著《中华民国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五四时期中国民族主义的基本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这一时期中国民族主义高涨的国际政治背景。
(2)据材料二归纳国民革命运动促进中国民族主义发展与深化的集中表现。
(3)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枢纽,请结合材料三加以分析。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复兴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2020-10-08更新 | 196次组卷 | 31卷引用:2018年高考二轮复习测试专项 专题04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