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国共合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27年4月、1938年、1949年10月中国共产党党员群体构成的比重(%)

时期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中小商人地主其他
50.818.719.13.10.507.8
2.559.60240013.9
144816010120

——摘编自梁丽辉《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来源变动分析》等


分别提取甲、乙、丙三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群体构成的相关信息,判断与其相对应的时期并说明理由。
2023-01-01更新 | 19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变化表

年份党员人数年份党员人数
19217月(一大)53193430
19227月(二大)1951937年初4
19236月(三大)432194080
19251月(四大)99419454月(七大)121
19274月(五大)5.7194712270
19274月后1194910448
19286月(六大)4

——摘编自孙应帅《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与结构变化及发展趋势》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变化”自行拟定一个主题,并进行论证。(要求:主题明确,观点正确,史论结合。)
2022-10-31更新 | 319次组卷 | 33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七校(厦大附中、龙海一中、南靖一中、平和一中、诏安一中、长泰一中、龙海二中)2022届高三毕业班4月诊断性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前,南京静海寺和阅江楼街道组织青少年,参加为期一天“中国近代史起点终点”夏令营,以便让他们了解中国这段历史。静海寺作为中国近代史起点的象征,同时还距象征着中国近代史的终点纪念碑仅几步之遥,因而被称为“中国近代史起点终点”,对青少年极具教育意义。

——2003年07月12日扬子晚报

(1)材料三种南京市被称为“为中国近代的起点和终点”,理由各是什么?

材料二2016年11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洪秀柱主席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这是十八大以来,国共两党领导人的第6次会谈。在会谈中,习近平说:“在历史风云变幻中,国共两党有过许多恩怨。同时,在中华民族发展的紧要关头,两党为了民族大义也几度合作,为民族和国家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公道自在人心。国共两党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作出的贡献已经写在历史上。”习近平强调,面向未来,国共两党要对民族、对历史负责,坚定信心、勇于担当,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确方向,巩固“九二共识”政治基础,坚决反对“台独”,持续推动各领域交流合作,不断增进两岸同胞福祉和亲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摘编《人民网》新闻报道(2016年11月02日07:02)

(2)习近平总书记说“国共两党为了民族大义也有几度合作”,根据所学知识指出近代史上国共两次合作的时间和标志及其所建立的统一战线。分析两次合作各带来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2017-12-12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大田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大事记(部分)
时间大事
五月五、六日北京总商会为学生被捕事开紧急会议,决以实力赞助学生。
五月七日上海举行国民大会。天津、南京等城市群众也先后集会声援北京学生。
五月二十日北京、武汉等地商界议决抵制日货办法。
六月五日上海工人开始罢工,要求释放学生,罢免曹、章、陆。各地工人纷纷响应。

——摘编自彭明《五四运动史》


材料二 1924年国民党的改组对孙中山重振声威大有帮助,可以统一所有的革命力量在孙中山的领导之下。国民党重视并开展民众运动,也是在改组之后出现的新现象。这一时期,中国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日趋高涨,各界民众反帝爱国的积极行动越来越踊跃。民众运动的开展,为北伐的酝酿与进行创造了十分有利的环境。

——摘编自朱英《北伐之前的国民党与民众运动》


材料三 1924~1927年国共合作实际上是以“国民革命”为号召的民族革命。这场革命的直接斗争目标就是所谓“打倒列强除军阀”,北伐战争即为这场革命最具体的实现手段。北伐战争这一军事统一运动,从一个侧面清楚地反映出,中国社会民族主义观念广泛发酵,多数社会大众对国家统一运动明显抱以期待和欢迎的态度。

——摘编自王建郎、黄充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五四运动的进程具有哪些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爱国民众积极参与五四运动的直接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的政策举措。据材料二,归纳国民党改组带来的积极作用。
(3)据材料三,这场革命的实质任务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推动近代中国走向民族复兴的主要因素。
2017-05-09更新 | 630次组卷 | 2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十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