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黄埔军校和北伐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1924-1927年间,一场国民大革命席卷全国。其声势之浩大、影响之广泛,在民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这场“革命”
A.推翻了封建主义的统治B.确立了中共的领导地位
C.消灭了帝国主义的势力D.受到了国共合作的推动
2 . 黄埔军校在初次招生时,即确定按省区分配招生名额,第一期毕业生来自22个省份,涵盖了大半个中国,这和当时许多军队乃至军校以地方集合的形式形成鲜明对比。当军校出现同乡会小组织时,遭到严令禁止。这种做法
A.推动了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B.利于树立统一完整的国家意识
C.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D.表明革命首要目标是实现统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图是美国漫画家埃利斯1925年7月4日创作的《中国的七月四日》,画面上是一个放鞭炮的中国农民,鞭炮上写着“革命”。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中国革命中心转移
B.农民成为革命主力
C.国民革命深入发展
D.美国支持中国革命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毛泽东说:“孙中山先生致力于民国革命凡四十年还未完成的革命事业,在此仅仅两三年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是两党结成统一战线的结果。”这里的成就指的是
A.北伐胜利进军B.国民党"一大"C.抗日战争的胜利D.《双十协定》签署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导致下表第五期毕业率与其余各期存在较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期别时间入学人数毕业人数
黄埔军校第三期1924.10—1926.113001233
黄埔军校第四期1926.3—1926.1026802654
黄埔军校第五期1926.11—1927.833002418
黄埔军校第六期1927.10—1929.544003970

A.国民革命的兴起B.外来势力的干涉
C.国共两党的分裂D.社会经济的停滞
2017-04-21更新 | 133次组卷 | 2卷引用:2016-2017学年安徽省蚌埠铁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7 . 下图是1927年3月25日《国民日报》关于安庆“三二三”反革命事件的报道。对这一事件描述符合史实的是
A.国共两党公开决裂,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B.中共隐忍妥协,力保北伐战争取得胜利
C.中共仍坚持“左”倾路线,导致革命失败
D.国民党全面抛弃新三民主义,叛变革命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文明演进的角度看,中西民主制度的第一次分野几乎是必然的,无论是古希腊的城邦民主,还是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他们都各自适应了当时当地的历史和地理条件,是制度演进的客观结果,而不是人们主观选择的结果。……到清朝后期,当西方国家再一次回到民主制的时候,我们的老大帝国已经落后西方国家很多了,甚至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有识之士敏感地觉察到这将是“三千年来未有之变局”。处于这场变局中的许多人以为必须全盘西化,实行西方式的民主制度才能救中国,却不料历史的演进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中西民主制度在这场持续近百年的历史变局中第二次分野。这一次分野,中国选择了民主制度,但中国所选择的民主不同于西方的民主。
——摘编自潘传表《中西民主制度的两次历史分野》
材料二   和中国古代那种静态的、有很大凝固性的社会不同,中国近代是一个动态的、新陈代谢迅速的社会;和西方从中世纪到近代是通过自我更新机制来实现社会变革也不一样,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接踵而来的外力冲击,又通过独特的社会机制由外来变为内在,推动民族冲突和阶级对抗,表现为一个又一个变革的浪头,迂回曲折的推陈出新(即推封建主义之陈而出民主主义之新)。所以,中国近代社会的演变有其很大的独特性,这需要通过对社会机构、社会生活和社会意识形态各方面做具体深入的研究来说明。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序》
材料三   中国从前是很强盛很文明的国家,在世界中是头一个强国,现在还不如殖民地,为什么从前的地位那么高,到了现在便一落千丈呢?此中最大的原因,就是由于我们失去了民族精神。我们今天要恢复民族地位,便先要恢复民族精神。……除了大家联合起来做成一个国族团体以外,就要把固有的旧道德先恢复起来。……就是固有的知识也应该唤醒他。……现在要恢复固有的地位,便先要把我们固有的能力一齐都恢复起来。……恢复我一切国粹之后,还要去学欧美之长,然后才可以和欧美并驾齐驱。
——摘编自孙中山《三民主义》(1924年3也2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西民主制度第一次历史分野各自是如何实现的?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政治两次分野之间的关系。
(2)材料二中提到的“新陈代谢”实际上是指什么?请用史实说明“接踵而来的外力冲击”又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恢复民族地位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提出这些主张后为此付出的努力。
2013-11-25更新 | 8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安徽省蚌埠市五河高辅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9 . 一位同学在查阅史料时发现有如下表述:“思想界大飓风”,“欢呼三贼罢官”,“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旗为五色,民众笑开颜”。以下相对应的历史事件正确的是(     
A.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辛亥革命、抗日战争
B.戊戌变法、五四运动、第一次国共合作、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国共对峙、国共合作
D.戊戌变法、五四运动、国共合作、战略转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