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红军长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1 . 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
A.红军三大主力甘肃会宁会师B.遵义会议
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D.陕北会师
2022-04-06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富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共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建立了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但后来很快基本丧失。造成这一严重挫折的最主要原因是
A.右倾机会主义
B.“左”倾教条主义
C.先右倾错误,后“左”倾错误
D.先“左”倾错误,后右倾错误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湘赣边界的秋收暴动是在共产党的旗帜下进行武装斗争的伟大尝试,它在开始时也是以攻占大城市为目标的,在暴动遭到严重挫折时,毛泽东能够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开始闯出一条与农民相结合,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的道路。这条道路代表了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

——摘编自黄允升等《红色档案:毛泽东与中共早期领导人》

材料二   1927119日至10日,瞿秋白在上海召集了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作出《中国现状与共产党的任务决议案》,强调了“暴动”的重要性:城市工人暴动的发动非常之重要;轻视城市工人,仅仅当作一种响应农民的力量,是很错误的……城市工人的暴动是革命的胜利在巨大暴动内得以巩固而发展的先决条件……当然,最激烈地主张暴动的,是共产国际新任全权代表罗明纳兹。会后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共新中央,向各地党组织发出了一系列要求组织暴动的指令,但都一痛遭失败。

——摘编自叶永烈《历史选择了毛泽东》

材料三   遵义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是完全正确的。这次会议开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央的新的领导,是中共党内最有历史意义的转变。遵义会议后,党中央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的政治路线,是完全正确的。“左”倾路线在政治上、军事上、组织上都被逐渐地克服了。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概括分析当时党内在探索革命道路上存在什么样的分歧?并分析产生的原因。
(2)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分析遵义会议召开的背景、意义。
2022-02-09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渭滨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下列革命圣地与取得的重大成就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A.井冈山——抗战时期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
B.遵义——中共找到了革命的新路:工农武装割据
C.延安——中国革命的落脚点和出发点
D.西柏坡——提出“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乡村”的方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图所示历史事件
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B.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对统治
C.实现了工农红军的战略大转移D.粉碎了国民党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图为1927年至1937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发展折线图。图中显示1934年至1937年党员人数大幅度下降,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国共合作,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
B.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战略转移
C.根据地发展壮大,日军加强围剿
D.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国民革命失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遵义会议上,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解决了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问题,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从思想角度看,该会议的重要贡献在于
A.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B.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的领导地位
C.结束了“左”倾思想在党内的影响D.事实上确立起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8 . 毛泽东的诗词艺术性地记载了中国革命的历程。下列诗词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按其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黄洋界(井冈山五大哨口之一)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②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③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④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A.③②①④B.④①③②C.③①②④D.④③①②
2021-11-01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1934年2月,根据中革军委发布的命令,为使战争动员工作密切联系地方部队的组织和训练,决定将总动员部改称为总动员武装部,以总司令部的第六局并入。在上述动员领导机构建立的同期,各苏区红军也先后建立了动员机构。这一举措(     )
A.满足了战略性转移的需要B.动员了反“围剿”战所需兵力
C.是“农村武装割据”的延伸D.保障了苏维埃政权的军事基础
2021-10-25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桃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