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红军长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长征可以按照遵义会议分为前后两部分:遵义会议前红军遭到严重损失,如经历了湘江之战的重大伤亡,会议后红军迅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彻底摆脱了长征初期的被动局面。这体现了遵义会议(     
A.实现了三大主力的会师B.建立了新的领导集体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是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红军长征前夕,中共中央派红7军团北上、红6军团西征以调动“围剿”的敌军,为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减轻了压力;长征初期,红2、红6军团发动湘西攻势,牵制了大量敌人;遵义会议后,红四方面军发动嘉陵江战役,歼敌10余个团,为红军继续北上奠定基础,材料体现了红军(     
A.英勇善战,连战连捷B.互相配合,团结战斗
C.灵活机动,各自为战D.不畏艰难,敢于胜利
2022-07-12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高新第七高级中学(长安区第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宋。”毛泽东这首诗描述的历史事件发生于
A.1911-1912年B.1924.1927年C.1934-1936年D.1937-1945年
2022-03-14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抗争史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史,中国共产党最终承担了这一历史重任。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也从幼稚逐渐走向成熟,请举例说明。(要求:论据充分,史实准确,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2022-02-14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仁寿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1934年9月8日《红色中华》报刊发表了题为《募集廿万双草鞋慰劳红军》的报道,号召苏区群众在10月10日前完成20万双草鞋。与此募集相关的红军行动是(  )
A.战略转移B.土地改革C.支援抗战D.救济民众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该图是中国共产党建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间部分重要会议示意图。从图中任选两次会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两次会议的概况,主要内容和意义。
2022-01-07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林芝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有学者认为,“历时两年的长征,中国共产党坚持把自己的命运与中华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把军事上的战略转移与政治上的战略转变联系在一起,实现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这一认识是基于长征
A.使中共的力量由弱到强B.过程中确立了北上抗日方针
C.实现了革命中心的转移D.使中共实现了政治独立自主
2022-01-04更新 | 18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8 . 近代中国人的道路探索

材料一   梁启超曾把近代国人的思想发展归纳为三个阶段: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觉得外国的船坚炮利确是我们所不及,于是福建船政学堂、上海制造局等渐次设立起来。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自从甲午败于日本,想到堂堂中国衰败到这田地,都因为政制不良。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要求全人格的觉悟。

材料二

(1)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支援工人阶级,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除为止;

(2)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

(3)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

材料三   会议增选毛泽东为常委,指定张闻天起草《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会后不久,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党的总责,成立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小组负责全军的军事行动。中国共产党……完全独立自主地根据面对的情况决定自己的行动和主张。这次会议是中国革命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二卷)


(1)近代国人为解决“器物”“制度”和“文化”上的不足进行了积极探索。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各写出一个对应的历史事件;从中任选一件,概述其历史作用。
(2)指出材料二“纲领”通过的时间,并结合所学,概括这一“纲领”确立的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
(3)指出材料三中“会议”的名称,并结合所学,简述“这次会议是中国革命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理由。
简答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中国共产党组织召开的一系列会议对中国为革命的最终胜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这次会议的历史意义是什么?这一时期党的中心任务是什么?
(2)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中央及时召开了什么会议进行纠错和调整大政方针?这次会议确定了怎样的总方针?
(3)1935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遵义会议,这次会议有什么历史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