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红军长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在中国电影的长廊中,战争题材的电影总是带给观者深刻的印象,战争题材电影在我国电影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下列战争电影所反映的史实,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建党伟业》②《长征》③《建军大业》④《淮海战役》            ⑤《百团大战》
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②⑤④C.①③②④⑤D.①②③⑤④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变化

年份党员人数年份党员人数
19217月(一大)53193430
19226月(二大)1951937年初4
19236月(三大)432194080
19251月(四大)99419454月(七大)121
19274月(五大)5.7194712270
19274月后1194910448
19286月(六大)4

——摘编自孙应帅《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与结构变化度发展趋势》


根据所学知识,指出造成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减少的历史事件,并简要阐述其中的缘由。
4 . 1933年12月,红三军退出湘鄂边苏区,转移到恩施咸丰县小村乡大村一带。任弼时受中央委托来到鄂西与贺龙、关向应汇合,并于1933年12月19日在大村集镇水井湾主持召开了湘鄂西中央分局会议,这就是红军史上著名的大村会议,被称为红三军史上的“遵义会议”。据此可知该会议
A.召开的背景与“左”倾教条主义带来的困境有关B.重点讨论了国民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以及革命方向
C.有利于解决红军在长征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D.彻底纠正了当时党内右倾投降主义的路线和方针
2021-09-17更新 | 165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2022届高三9月起点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当年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
A.北伐战争失败B.日军大规模侵华
C.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D.博古等人“左”的错误
6 . 一位解放战争中起义的国民党将领在回忆录中写道:“红军主力突围后,我们奉命追击看到好端端的一支队伍,在’剿共'战争中被拖成这副模样,我心里既感到窝套,又感到难过。就这样,我们从江西出发,几乎横贯湖南全省,连红军的影子也未见到,一路‘护送”着红军走到芷江(位于湖南西部)。”这段文字反映出
A.国民党军将领反对内战B.红军掌握了战场主动权
C.国民党军的“则”被粉碎D.红军已经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2021-09-11更新 | 138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魏巍在《地球的红飘带》中说:“地球上曾经有过一条红飘带。一头连着黄土高原,一头连在瑞金城外。”这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人用自己的脚步和鲜血镌刻在我们这个星球上的。他所描写的历史事件( )
A.使中国基本实现统一B.创立了新的革命道路
C.实现了伟大战略转移D.改变了解放战争局面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足迹

材料 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征途中,在如图所示各地留下了光辉的足迹。

根据材料并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实,以“足迹”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1-07-08更新 | 6742次组卷 | 55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丛生、危在旦夕的战斗”。这次“行军”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实现了战略转移,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这次“行军”是
A.北伐战争B.南昌起义C.红军长征D.渡江战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将他们(王明、博古等人)‘轰’下了台,这样重大的决定,不是经共产国际提出,而是由中国共产党自己做出,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这一“重大的决定”反映了中国共产党
A.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B.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
C.不再接受共产国际的帮扶援助D.摆脱了苏联模式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