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土地革命的内容和影响及根据地建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红色中华》是中华苏维埃政府机关报,创刊于江西瑞金。该报在第306期发表了一首《民主共和国进行曲》,歌词中写道:“全国的人,一条心,我们要争取,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平等!……我们要实现,实现中国民主共和,创造人民的新生。”这首歌曲诞生的背景是
A.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B.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宣告成立
C.中共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2 . 某一时期,针对苏区土地国有政策下重复分地导致农民不能安心耕种的现状,中共中央在《土地法草案》中强调:“在目前革命阶段上,政府……尚不应褫夺农民土地出租权与土地买卖权。”这一政策调整
A.巩固了革命统一战线B.适应了土地革命斗争的需要
C.提高了农民抗战热情D.纠正了“左”倾错误的危害
2022-03-22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2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六)历史试题
3 . 1934年3月,中共各级党组织掀起节省行政经费、节省粮食、自带伙食等运动。运动中,毛泽东率先垂范,要求放弃点两根灯芯的待遇,《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光辉著作,就是在一根灯芯的油灯下写出来的。这些运动
A.为北伐的胜利进军奠定了基础B.推动了土地改革运动顺利发展
C.有利于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D.为社会主义工业化积累了资本
2022-03-13更新 | 21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普通高中学2022届高三模拟调研卷(四)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农民根本弄不清楚苏维埃是怎么回事。广东的农民知道著名共产党人苏兆征(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和著名领袖),因此就把苏维埃当成苏兆征的弟弟;而湘赣边(湖南、江西两省边界地区)的农民则管苏维埃叫“埃政府”,因为当地方言“埃”就是“我”的意思。实际上,农民的这些误解是有几分道理的,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他们理解的苏维埃,就是共产党的政府和“埃(我)政府”。苏维埃运动在中国农村的开展以及农民对这个运动的理解,暗示了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埃(我)政府”的理解也是在国民党军队的围剿和包围中,苏维埃依然能够立得住的原因之一。

——摘编自张鸣《红色的个案-苏维埃乡村追求》


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围绕“中国革命道路”这一主题,自拟论题,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知识予以简要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从1931年11月到1934年1月,中央苏区进行了3次民主选举,并颁布了选举法细则,参选投票率在80%以上。对此,毛泽东曾指出“苏维埃政权的民主发展到了这样的程度,实在是历史上任何政治制度所不曾有的。”这表明
A.共产党坚持制度创新B.民主革命的基础深厚
C.革命根据地的力量被削弱D.人民实现了当家做主
2021-12-26更新 | 165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检测(1月)历史试题
6 . 1933年3月,闽浙赣苏区政府在《实行劳动法令决议》中规定,苏维埃政府相关部门要协助失业人员参与到各种生产合作社事业中来,目前主要组织煤炭、做纸、织布等苏区群众日常生活需要的各种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这一举措有利于
A.满足战略转移的需要B.抑制物资短缺的出现
C.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D.净化投资市场的环境
2021-12-02更新 | 227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2届高三零诊历史试题
7 .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新闻政策的导向很明确:一是宣传土地革命,二是宣传抗日救亡。这是由于
A.国共对峙和日本侵华的时局B.“工农武装割据”革命道路的成功探索
C.民族矛盾成为中国主要矛盾D.全民族联合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8 . 1930年,武汉、长沙、广州等南方的大中城市,陡然增加了许多豪绅地主,尤其是江西的南昌、赣州等地,更是在短时间内涌入了十多万地主及其家属。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革命的影响B.国内发生严重经济危机
C.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影响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阻
2021-06-07更新 | 540次组卷 | 6卷引用:重庆市江津中学2021届高三5月全真模拟历史试题
9 . 1933年5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举行第一届运动会,运动会上军民互动,同场竞技。毛泽东为运动会题词“锻炼工农阶级铁的筋骨,战胜一切敌人”,还担任乒乓球裁判,朱德与士兵、百姓一起打排球。举行这届运动会旨在
A.激发群众的革命热情B.巩固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C.传达健康的体育精神D.适应民族战争形势的需要
10 . 苏维埃中央政府曾设立对外贸易局,并在江口、上杭等地设分局和采办处,输出钨砂、粮食、木材等,入盐、布、煤油、药品等,同时,还鼓励各种群众的与私人的商业机关,“去寻找新的商业关系与开辟逝商道路”。苏维埃政府推行这的主要目的是
A.利用货币关系扩大生产B.打破国民党经济封锁
C.探索建立市场经济体制D.构建起完整的经济体系
2020-12-29更新 | 21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