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土地革命的内容和影响及根据地建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革命战争时期的毛泽东诗词不仅表达了革命家的乐观主义精神,还记录了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包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

第一首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区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满湘(注:在湖南省)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毛泽东《西江月·秋收起义》,1927

第二首

风云突变,军阈重开战。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梁再现。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毛泽东《清平乐·蒋桂战争①》,1929年秋

【注释】①蒋桂战争,指1929年春发生于国民党南京军阀蒋介石和广西(简称“桂")军阀李宗仁、白崇禧之间的战争。

第三首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七律·长征》,1935.10

【注释】这首七律是作于红军战士越过岷山(位于甘肃省西南、四川省北部)后,长征即将胜利结束前不久的途中。


根据材料,从中提取历史信息,以“毛泽东三首诗词里的革命史”为题目,写一篇历史小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抗日根据地,是人民抗日武装开展敌后游击战争,达到保存和发展自己、消灭敌人之目的的战略基地。面对1941年以后的严峻形势,各根据地军民按照中共中央的部署,在农村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一方面,地主要减租减息,改善农民的生活,调动其生产和抗日积极性;另一方面,农民要交租交息以照顾富农和地主的利益,联合其共同抗日。

中国改革开放事业从20世纪70年代末起步,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和肥西县成为包干到户和包产到户的策源地。根据邓小平的讲话精神,中共中央于1980年召开座谈会,形成《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纪要。随着文件精神的贯彻执行,以“双包”著称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迅速向前发展,到1982年6月,全国实行这一制度的生产队达到71.9%。

——摘编自杨凤城主编《中国共产党历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土地政策的政治意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时期农村改革的特点,并说明这场改革取得成功的原因。
3 . 近代中国的法制建设。

材料一   1902年沈家本被清廷任命为修订法律大臣,他力主“变法图强”,近可以收回治外法权,远可以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他确定了以“参考古今,博稽中外”为修律指导思想,起草新式法律《刑事民事诉讼法》《大清商律草案》《国籍条例》等,基本建立了中国近代法律体系。由他制定的《破产律》完全抄自日本破产法,但与当时经济发展水平和运行机制产生严重抵牾而流于具文。晚清政治改良的最终失败,使修律与司法改革未能达到预期结果,但却推动了近代法律的转型发展。

——摘编自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法律转型》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颁布的宪法或宪法性质文件

时间宪法名称核心内容
1931《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确认实行工农兵民主专政和苏维埃政权组织形式
1941《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按照“三三制”组织抗日民主政权
1946《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边区实行人民代表会议,保障人民各项权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修律的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法制建设的意义。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226月,中国共产党便邀请国民党等革命民主派召开联席会议,商讨建立一个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的问题。1923年,中共三大最终确立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基本政策。1924年,以邹鲁等人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分子公开反对国共合作,对此,陈独秀等共产党人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坚决予以驳斥和回击。在黄埔军校里,周恩来、叶剑英曾分别担任政治部主任、教授部副主任,聂荣臻、萧楚女等人先后在军校任教,他们不断宣传革命思想,培养了一大批军事素质强、政治觉悟高的学员。国民革命中,工农运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如火如荼:从192610月到19274月,仅武汉地区的工人罢工斗争就达三百多次,数十万人参加。上海工人连续发动三次武装起义,并最终在周恩来等共产党人的领导下取得了胜利。192611月,在毛泽东的领导下,湖南、湖北、江西等省份掀起农运浪潮。

——摘编自赵建栩《如何认识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大革命中的作用》

材料二 还在19277月初,即汪精卫领导的武汉政府还没有对共产党人下逐客令的时候,无论是共产国际还是中共中央,都已清楚看到国共关系全面破裂的前景了,大家基本上一致认为破裂后的形势对共产党人不利。蔡和森、毛泽东等人明确认为只有“上山”一途,即依傍山地避开国民党各路大军的围攻,伺机发展壮大。然而.随着陈独秀辞去总书记职务,共产国际指派不满30岁的格鲁吉亚人罗明纳兹前来担任新的国际代表,苏共中央出钱欢迎宋庆龄、邓演达等前往莫斯科商谈另立革命的国民党问题,武汉政府麾下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张发奎声言:“第二方面军无论如何决不反对共产党,不与共产党分家。”共产党人对形势的估计又明显地变得乐观起来了。

——摘编自杨奎松著《中国近代通史·第八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大革命中的主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共关系彻底破裂前,共产党人“又明显地变得乐观起来了”的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法治建设。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宪法大纲》代表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中国所要实现的基本任务,这些基本任务主要有:保证苏维埃区域工农民主专政的政权和达到他在全中国的胜利;中华苏维埃政权所建设的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的国家;所有工人农民红色战士及一切劳苦民众都有权选派代表掌握政权的管理……保证工农劳苦民众有受教育的权利,施行完全免费的普及教育;承认中国境内少数民族的民族自决权;对因革命行动受反动统治迫害的中国民族以及世界的革命战士给予托庇权;苏联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巩固的联盟者。

——摘自《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材料二   在当时的延安,中国共产党先后制定《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施政纲领》《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等宪法性文件,以及颁布刑事、民事、廉政、司法等具体法律条例。建立干部管理制度,实行了干部的培养制度、教育制度、考核制度、报告制度、交代制度、任用制度、学习制度、奖惩制度等,做到了严管干部。实行统一财经制度,由于金融领域存在诸多制度漏洞,导致贪污现象比较严重,所以建立和完善了自收自支制度、预决算制度、会计制度、审计制度、金库制度、公产制度、税收制度、地方财政管理制度、财务人员训练等财经制度,从而统一了财经,堵塞了漏洞,使得财政经济收支基本达到平衡。

——摘编自刘国成《延安时期从严治党的实践及现实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党在延安时期制度建设的主要特点,并指出其重大意义。
2021·湖北·模拟预测
6 .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

材料   





(1)依据图1、图2、图3的信息,分别概括当时革命形势的特点。
(2)以“变与不变”为主题,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领导民主革命的认识。
2021-05-01更新 | 19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高考历史押题预测卷(湖北卷)03
7 . 《西行漫记》又被译作《红星照耀中国》,是埃德加·斯诺于1937年完成的报告文学作品。真诚而全面地阐释了发生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人物和经历,是讲述“中国故事”的经典范本。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红星照耀中国》中的“红色中国”采访片段

苏区采访提纲见闻语言描写
“共产党人自称是在为实现土地革命,反对帝国主义,南京却不这么看,孰是孰非?”苏区陕北解放区的苏维埃是一个“工农政府”,经济改革措施是重新分配土地、取消特权阶级、取消苛捐杂税、取消高利贷。由于民主制度的实行,“农村无产阶级”的民主专政。是农民们第一感受到了民主选举的公平公正,真正参与到政治中去。
毛泽东,南京统计名单上的第一号“赤匪”,蒋介石悬赏二十五万银洋不论死活要缉拿到他,他是怎样的人呢?毛泽东毛泽东作为一位掌握共产党党、政、军政策大权的中共政治局委员,吃穿用度都与普通红军战士一样。毛泽东本有出国留学的机会,当时很多同学都选择去巴黎求学,接受国外的先进思想,但毛泽东却认为他对于中国还不够了解,因此毅然放弃了出国留学的机会而留在中国。
南京方面称红军不过是一只由“文匪”领导的一种新式流寇。
纽约时报的记者哈里德·阿本德则认为,红军只不过盗用了马克思主义的符号,农民群众之所以接受“共产主义者”的鼓动,只是因为不堪国民党的压迫与暴政。
农民一位农民说“如果让我们选择,我们当然要红军。我的一个儿子就在红军里,是我自己把他送去的。白军来了要粮食,从来不说一句付钱的话。”事实上,除了参加红军的男人,剩下的小脚妇女、儿童、老人也都自愿加入到春耕的队列中来,帮助除草或积肥等辅助工作。
红军战士红军战士说“这里的工作值得干。穷人的军队在为被压迫打仗,你说是不是?”在中共苏区的生活中,我(斯诺)一次都没有见到过红军战士之间发生不愉快的争吵或是打架,年轻人总是喜欢打架,但他们却从没有过。
提倡“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停止内战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内外政策共产党愿意停止内战,与国民党政府合作,建立统一战线共同抗日。
在与毛泽东的谈话中(斯诺)了解到:日本帝国主义所实施的大陆政策和海上政策不仅针对中国,也是针对在太平洋有利害关系的包括美国、英国、法国和苏俄的各个国家。因此,共产党政府希望其他国家能够积极帮助中国抵抗侵略和征服,这也是全世界的利益所在。

——摘编自【美】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中国共产党在苏区采取的措施及特点。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斯诺“红色中国”采访的意义。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图1 1929-1933年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示意图        图2 大反攻前夕的19个抗日根据地
(1)根据图1并结合所学,指出根据地建设对中国革命做出的贡献。
(2)与图1相比,指出图2在政权建设上的不同并分析原因。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书法家姚强庆祝建党九十华诞的作品:“暗夜南湖亮斗星,燎原烈火向天明。征程二万经风雨,宝塔擎旗进北京。”



(1)“征程二万经风雨”指的是红军长征,2016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7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向红军长征会师纪念碑敬献花蓝并参观三军会师纪念馆,写出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写出在长征途中召开的重要会议的名称,并分析其历史意义。
(2)指出材料中与中共相关的另三件重要历史事件。
(3)材料中“燎原烈火向天明”与“宝塔擎旗进北京”之间有何关联?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中国,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变革与政治发展变化密切相关。

材料一 清初将“繁邑”析置别县的事例在各省多有所见。入清以后,山西地方开发的力度达到了极致。雍正年间,山西省县级政区的增设仅有蒲州府临晋县分出虞乡县。据雍正朝实录记载,王玑曾上奏议,所奏事宜有三款,一为分县,临晋析置虞乡,治在虞乡镇,新县增置知县、典史、巡检诸官;二为涑水建闸治河;三为增兵,涉及临晋县、虞乡县、蒲州府等地.所奏皆获准。其中分县、增兵均事关地方行政和控制机宜,新县增置知县、典史属常态化行政管理,但巡检及增兵则隐含着“弹压”地方的事实。王玑曾作为钦差,前往临晋县处理该县村民越狱拒捕“闹县”一案。

——摘编自程森《雍正年间山西民众“闹县”与县级政区调整——以临晋分县为例》

材料二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实行省直接统县的二级制。江西“辖县八十有一,除少数县份距省较近外,余皆山泽绵亘,交通不便……凡一省令,动需经旬阅月,始克到达”。20世纪30年代初,江西省主席向南京国民政府报告称:“……”无县无‘赤匪,,全省疆土,三分之一已隶属赤色版图。”为“围剿”根据地,国民政府不断发动针对工农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大规模单事活动,但均被挫败。当局便开始总结失败的教训,并决定实施“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方针,在省县之间设置统县政区,对地方政府进行严厉的整顿与管控,以配合国民党军事上的行动。

——摘编自刘文祥《县区与统县政区:民国时期赣北行政区划之调整(1912—1937)》

材料三 宁波市自鄞县析置而出,形成郊县环绕市区的结构。改革开放后,面临城市空间战拓展的约束和城乡统筹深化发展的障碍等。据以往的经验,可以将邻近市区部分地域划出,其余仍为鄞县。然而,鄞县历史悠久,在群众心中,“宁波即鄞县”的观念根深蒂固,对保持鄞县行政区划完整性的愿望十分强烈。因此,保留“鄞”字,由鄞县整建制改为鄞州区。县改区后,市区协同共进,促进中心城区带动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鄞州区抓住“人”这个要素,将“幸福民生40条”作为全区的重要行动指南。县改区以来,鄞州区社会稳定,经济、文教等迅速发展。

——摘编自林拓等《撤县建区:从政区调整到战略创新

——以宁波鄞州为例》

(1)根振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山西临晋县分县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江西突破省县两级制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鄞县撤县建区的启示。

2018-10-15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应城一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