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以来,中国的反动阶级及其外国的主子们长期盘踞在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使得城市中的反动势力十分强大。几千年的农业社会,使得城市中资产阶级的力量弱小,虽然市民比较普遍,但生产和经营基本都以家庭为主,思想极其狭隘。革命要想发展,必需重视对落后的农村的改造,必需充分团结好农民阶级。

——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材料二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材料三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20世纪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复兴之路》解说词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对中国社会的分析及开辟的革命道路。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58-1965年社会主义建设的特点及表现。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的“社会变革”及其巨大成就。
2022-01-25更新 | 136次组卷 | 3卷引用:第十单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中外历史纲要(上)》
2 . 1927年时,中共党员中工人出身、农民出身的党员分别占50.8%、18.7%:在1928-1930年,中共党员中工人出身、农民出身的党员分别占23.4%、76.6%。数据变化说明了
A.中共在探索新的革命道路B.苏区反“围剿”斗争取得胜利
C.工人阶级失去了领导地位D.苏区政府是农民民主政权
2023·浙江·模拟预测
3 . 如表统计了中央苏区在赣南、闽西的党员成分。由表可知,中央苏区(        
赣南闽西
农民80%60%
工人10%13%
知识分子及商人10%10%
A.党员发展速度快B.认真落实“三三制”原则
C.入党标准比较低D.实践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2023-05-03更新 | 268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新高考研究卷(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下表是中国共产党人数变化的数据,出现这一变化反映了
1928年6月4万多
1934年30多万

A.中国共产党根除了“左”倾右倾错误
B.中国共产党走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正确性
C.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中国共产党力量迅速壮大
D.当时全国革命形势高涨,推翻国民党统治的时机已经成熟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辛亥革命时期,革命党中大多数人出身富室,接受过新式教育,活动区域多集中在城市集镇,不了解农村社会和农民的生活状况,严重地脱离农民群众。因此,他们在反清斗争中非但未与农民融为一体,反而在某些问题上走向了对立。例如在对待新式学校的态度上,两者的对立就十分明显。许多地方的农民在反抗活动中常把新式学校当作泄愤的对象,发生许多毁学事件,而当时新式学校又恰是革命活动的重要场所。

——摘编自章征科《辛亥革命时期没有“大的农村变动”原因剖析》

材料二   1927年党的五大召开时,党员发展到57967人,其中工人成分占党员人数的50.8%,农民占18.7%。据19296月党的六届二中全会通过的《组织问题决议案》中的统计,19286月,党员发展到130194人,其中工人占10.9%,农民占76.6%。1929年工人党员降为7%,19307月降为5.5%,19309月下降为1.6%。

——摘编自孙应帅《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与结构变化及发展趋势》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辛亥革命的特点,并分析其所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党员比例的变化及其原因,并说明此变化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2022-10-20更新 | 21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23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测试(二)历史试题(启后卷)
6 . 《西行漫记》又被译作《红星照耀中国》,是埃德加·斯诺于1937年完成的报告文学作品。真诚而全面地阐释了发生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人物和经历,是讲述“中国故事”的经典范本。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红星照耀中国》中的“红色中国”采访片段

苏区采访提纲见闻语言描写
“共产党人自称是在为实现土地革命,反对帝国主义,南京却不这么看,孰是孰非?”苏区陕北解放区的苏维埃是一个“工农政府”,经济改革措施是重新分配土地、取消特权阶级、取消苛捐杂税、取消高利贷。由于民主制度的实行,“农村无产阶级”的民主专政。是农民们第一感受到了民主选举的公平公正,真正参与到政治中去。
毛泽东,南京统计名单上的第一号“赤匪”,蒋介石悬赏二十五万银洋不论死活要缉拿到他,他是怎样的人呢?毛泽东毛泽东作为一位掌握共产党党、政、军政策大权的中共政治局委员,吃穿用度都与普通红军战士一样。毛泽东本有出国留学的机会,当时很多同学都选择去巴黎求学,接受国外的先进思想,但毛泽东却认为他对于中国还不够了解,因此毅然放弃了出国留学的机会而留在中国。
南京方面称红军不过是一只由“文匪”领导的一种新式流寇。
纽约时报的记者哈里德·阿本德则认为,红军只不过盗用了马克思主义的符号,农民群众之所以接受“共产主义者”的鼓动,只是因为不堪国民党的压迫与暴政。
农民一位农民说“如果让我们选择,我们当然要红军。我的一个儿子就在红军里,是我自己把他送去的。白军来了要粮食,从来不说一句付钱的话。”事实上,除了参加红军的男人,剩下的小脚妇女、儿童、老人也都自愿加入到春耕的队列中来,帮助除草或积肥等辅助工作。
红军战士红军战士说“这里的工作值得干。穷人的军队在为被压迫打仗,你说是不是?”在中共苏区的生活中,我(斯诺)一次都没有见到过红军战士之间发生不愉快的争吵或是打架,年轻人总是喜欢打架,但他们却从没有过。
提倡“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停止内战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内外政策共产党愿意停止内战,与国民党政府合作,建立统一战线共同抗日。
在与毛泽东的谈话中(斯诺)了解到:日本帝国主义所实施的大陆政策和海上政策不仅针对中国,也是针对在太平洋有利害关系的包括美国、英国、法国和苏俄的各个国家。因此,共产党政府希望其他国家能够积极帮助中国抵抗侵略和征服,这也是全世界的利益所在。

——摘编自【美】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中国共产党在苏区采取的措施及特点。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斯诺“红色中国”采访的意义。
20-21高三上·山东·阶段练习
7 . 为实现中国革命的成功,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土地革命前期,地主、军阀之间以及地方军阀与蒋介石国民党中央之间的激烈冲突和频繁战争,给力量相对弱小的红军提供了一个有利发展的社会环境。

——摘编自《军阀混战与工农割据之初探》

材料二   在国民党突然叛变革命时,中共真正认识到武装斗争,尤其是独立掌握的武装斗争对党的发展和中国革命的极端重要性。

——摘编自《大革命前后中共对武装斗争的认识与实践》

材料三   如表为土地改革前华东农村各阶级(层)土地占有情况统计

地主与贫农人均占地比较

地区福建66南平、古田、沙县3福州鼓山区鳝樟村
地主人均占地(亩)7.4721.762.1
贫农人均占地(亩)0.610.670.41
地主/贫农(倍)12.2432.485.12

——摘编自《张力与限界:中央苏区的革命(19331934)》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面对复杂的时代环境,20世纪30年代前后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具体实践,并说明其合理性。(要求:逻辑清晰、表述准确)
2021-04-20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2021学年学科网大联考高三1月历史试题(山东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