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卢沟桥事变和全民族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在整个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战场抗击着约60%的日军,在战略反攻阶段,所谓的中国派遣军共计104万余人,基本部署为:华北日军32万多人、华东日军34万多人、华中日军27万多人、华南日军将近9万人。通过日军的兵力分布可以推知(       
A.中日军事实加已发生逆转B.只有持久抗战才可取胜
C.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D.中国是抗击日军主战场
2024-05-11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对黄帝的赞颂和祭祀延续至今。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黄帝被推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史记》以《黄帝本纪》为中国历史的开篇。司马迁还以“万系一宗”来叙说民族关系,认为汉人与诸多民族均是同根同源。历代祭祀黄帝之举,史不绝书。当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时,往往自称为黄帝后裔。对黄帝的崇拜,使中华文明在多元发展的同时,一以贯之地保持了连续性。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

材料二   以下图片是毛泽东、蒋介石、邓小平在黄帝陵的题字(词)碑


(注:毛泽东祭文是为国共两党同祭黄帝而作,部分内容为“亿兆一心,战则必胜。还我河山,卫我国权。”:蒋介石题字“黄帝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黄帝文化在中国古代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国共两党祭祀黄帝的背景和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39年1月,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参议会通过的《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规定:“凡居住边区境内之人民,年满十八岁者,无阶级、职业、男、女、宗教、民族、财产与文化程度之区别,经选举委员会登记,均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此规定(     
A.有利于巩固苏维埃政权B.贯彻落实了“三三制”原则
C.推动了抗日民主政权建设D.加强了人民民主政权建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20世纪40年代前期,一首《拥军花鼓》在抗日根据地广为流传,其部分歌词为:“嗨来梅翠花嗨呀海棠花,发动了生产大呀运动。八路弟兄是个个能,保卫咱边区陕呀甘宁。帮咱们种来又帮咱们割。哪一家百姓不呀领情。”这则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A.根据地土地革命成效显著B.边区建设获得民众政治认同
C.国共合作推动全民族抗战D.全社会形成拥军爱民的风尚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传统社会中,民众等同于牛马的身份认知以及“穷是命里注定”“劳动下贱”的宿命论根深蒂固。抗日民主政权建立后,涌现出不少劳动积极分子。于是,边区政府着手评选先进典型,“拿锄头的、拿斧头的、拿鞭子的、拿剪刀的”劳动者由此被看作是英雄,是新社会的“状元”。边区政府此举(     
A.旨提高劳动者素质B.引发了边区的大生产运动
C.有利于劳动新风尚的形成D.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在政治上建立民主政治,实行普选;在经济上积极恢复发展生产;在文化教育上开展文化运动,创办多所学校,实行国防教育,还发行了《新中华报》(后改为《解放日报》)《团结》《祖国呼声》等。陕甘宁边区的这些做法旨在
A.反击国民党政府的一党专制B.推动革命统一战线的形成
C.巩固并扩大全民族抗战局面D.坚持推广井冈山革命道路
2022-05-27更新 | 475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37年11月,毛泽东在《上海太原失陷以后抗日战争的形势和任务》中明确指出,任何破裂国共两党统一战线的主张都是不许可的。我们和国民党及其他任何派别的统一战线是在实行一定纲领基础上的统一战线。离开了这个基础.就没有任何的统一战线,这样的合作就变成无原则的行动,就是投降主义的表现。由此可见,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思想可以概括为
A.半自主半独立B.既统一又独立
C.以维护统一合作为主D.坚持独立,绝不退步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的沿革

材料 建党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的沿革从一个面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脉。

1926193119401948
入党誓词内我自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履从党的纪律,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严守秘密,誓不扳党。牺牲个人,严守秘密﹐阶级斗争,努力革命,服从党纪,永不叛党。我宣誓:一.终身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二、党的利益高于一切﹔三,遵守党的纪律:四.不怕田难.永远为党工作﹔五、要作群众的模范﹔六.保守党的秘密;七,对党有信心;八,百折不挠,永不叛党。谨誓。我决心加入中国共产党,诚心诚意为工农劳苦群众服务.为新民主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干到底,自入党以后,努力工作,实事求是,服从组织.牺牲个人,执行命令,遵守纪律.保守秘密永不叛党,如有违背,愿受党纪严厉制裁,谨此宣誓。

——摘编自王为街《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的沿革》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有关入党词变化的两条信息,并结合具体史实进行说明。(要求:信息明确,说明充分,逻辑清晰)
2022-05-07更新 | 224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魏县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模拟演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42年9月,中共中央明确中共中央委员会是各抗日根据地的统一领导机关,一切其他组织都必须在共产党的统一领导下工作,中共各级党委应是当地党、政、军、民的统一领导机关。这一决定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强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B.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适应根据地不断扩大的新形势D.集中各方面力量全力对敌斗争
10 . 下表所示为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参与的部分政治活动。这些活动表明中国共产党(       

时间

政治活动

1945年8月~10月

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周恩来等与国民党上层人士爱国民主人士及各界人士广泛地接触

1948年4月

中共发布“五一”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1949年9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中国共产党及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等代表共662人参加了会议
A.践行统一战线理论B.掌控解放战争全局C.积极争取经济援助D.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